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从影像、屏幕到通信、续航 全能旗舰华为P60 Pro让用户尽享绝佳体验

   日期:2023-04-29 17:01:41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8    评论:0    

原标题:从影像、屏幕到通信、续航 全能旗舰华为P60 Pro让用户尽享绝佳体验

华为P系列的定位虽然是“影像美学旗舰”,但它的实力绝不局限于强大影像和领先的科技美学。华为P系列在屏幕、通信、续航、系统等方面,也都集合了华为的技术优势,成为全能旗舰的标杆。在最新一代的华为P60 Pro中,这种全能表现更为明显。华为P60 Pro的超聚光XMAGE影像系统、华为临境显示、双向北斗卫星消息、灵犀通信、88W有线快充等技术,都是行业顶级,再创全能旗舰巅峰。

鉴于很多用户华为P60 Pro是从苹果转化而来,我们不妨将华为P60 Pro与iPhone 14 Pro Max做个简单对比,以便更清晰感受其强大实力。咱们先从大家都了解的影像说起。华为P60 Pro搭载了超聚光XMAGE影像系统,带来业界最高的主摄和长焦镜头进光量,拥有了无惧距离、无惧暗光的全场景拍摄能力。在影像方面,华为P60 Pro可以说是独一档。比如拍摄同一场演唱会,都是在较远的距离高倍长焦拍摄,华为P60 Pro的画质更为清晰细腻、几乎看不到噪点,是强势胜过iPhone 14 Pro Max的。

在近期举办的2023 TIPA世界大奖中,由TIPA(世界影像技术新闻协会,Technical Image Press Association)评选的“2023年度摄影与摄像最佳产品”中,华为P60 Pro获得了“最佳摄影智能手机”,这项荣誉,则再一次证明了其影像能力的强大。

接着再聊聊,大家都关注的通信技术。iPhone手机信号不好,都成了“传统节目”了。iPhone 14 Pro Max的信号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根据用户反馈,iPhone 14系列会有偶尔掉网的情况,在地铁、电梯、停车场等信号洼地,更是经常掉线。而华为P60 Pro重点提升了通信能力,灵犀通信技术全面保障各种场景下的信号质量,在地铁、停车场依然有稳定信号,即使电梯里没信号,用户出电梯后,也能快速回网。

而且,华为P60 Pro搭载了双向北斗卫星消息,在无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向外界发送信息,并进一步支持消息回复,实现求救方和施救方的双向联络。最近,有华为P60Pro用户自驾川西途中车辆熄火,高海拔山脉的环境下信号很弱,最终用P60 Pro上的双向北斗卫星消息求助后获救。真是“一生用一次、一次续一生”啊。

在屏幕体验方面,华为P60 Pro是全球首款支持莱茵专业色准双重认证的手机,拥有P3精准色彩投射能力,有着完美的色彩还原能力。iPhone 14 Pro Max也支持P3广色域和原彩显示。两款手机都支持120Hz自适应刷新率,既可以带来极为流畅的视觉体验,也能更节能,提升续航表现。可以说,这两款手机都是行业第一梯队的屏幕显示素质。此外,华为P60 Pro的屏幕采用了华为自研的昆仑玻璃面板,耐摔能力是普通玻璃的10倍,更显高端品质。

在续航方面,华为P60 Pro和iPhone 14 Pro Max也都是非常出色的,可以让用户告别电量焦虑。但是iPhone 14 Pro Max的仅27W快充速度,也成为了用户使用中的一个痛点。相比之下,华为P60 Pro在电池容量和88W的有线快充,在速度上的先进性显得更加突出。根据测试,华为P60 Pro在开启超级快充Turbo的模式下,10分钟即可充至一半,要比iPhone 14 Pro Max快得多。外在外时电量下降到1%的时候,华为P60 Pro还会自动开启应急模式,提供兜底的安心电量保障。

在系统方面,华为P60 Pro的HarmonyOS 3.1与iPhone 14 Pro Max的iOS,都十分流畅。HarmonyOS 3.1有许多独特的能力,比如新加入的可打断动画,带来细腻流畅的体验。在生态的连接、交互方面,华为鸿蒙生态更为丰富,华为P60 Pro借助系统的“超级终端”功能,可以轻松与华为PC、平板、耳机、智慧屏等设备协同。

综合来看,华为P60 Pro的综合能力,让它成为了一款极其值得购买的全能旗舰,能够满足用户对于高拍照、高续航、高通信、高体验等方面的所有需求。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