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河南鹤壁:乡镇文化站成了“红色学校”

   日期:2023-05-01 10:00:20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河南鹤壁:乡镇文化站成了“红色学校”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毛连洞村位于太行山脉牟山脚下,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抗战时期,这里聚集了多支武装力量共同抗日。烽火岁月中留下了汤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抗日学校旧址、红色交通站旧址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鹤壁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基于这段难忘的红色记忆,2020年以来,大河涧乡陆续恢复建设了位于毛连洞村的红色政权旧址2000平方米,有8个院落144间房屋,主要包括汤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抗战指挥所旧址、抗战学校旧址、红色交通站旧址等。同时,整合鹤壁市淇滨区原第九中学闲置教育资源改建红色教育基地,以红色教育为主线开展活动,丰富了乡文化站的活动内容。

如今,建成后的大河涧乡文化站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内设图书室、多媒体室、书画室、体育活动室、电影院、红色场馆、传统生活体验馆,配有专职管理员、讲解员,已成为鹤壁市面积最大、内容最多、形式最新、服务效果最好的基层文化站。

大河涧乡的田慧芳介绍,在乡文化站建设过程中,大河涧乡党委、政府根据当前党建工作要求以及基层公共文化发展需求,统筹各方资源,打破设施之间的距离和空间障碍,将乡文化站与毛连洞红色教育基地有机融合,空间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促,形成了“1+1>2”的公共文化生态圈,让文化站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助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文化站建设中,大河涧乡把党史、市史与区、村历史文化相结合,既整合了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场地资源,又提升了党员干部群众接受教育的实效。当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形式,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还设置了与党建教育相关的牟山影院、红色纪念馆、农村通铺、农村八仙桌、农村大灶台等体验项目,实现党建由组织引领向功能引领的转变。

位于大河涧乡的鹤壁市淇滨区原第九中学占地面积大,但因各种原因已弃建多年。大河涧乡抓住乡村振兴和红色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整合资金2000万元建设红色基地,并将文化站搬迁到红色基地。同时,以文化站为依托,将更多红色文化融入建设,在让群众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实景体验教育。

大河涧乡还把文化站进行规划整合,建设成集吃、住、学、旅为一体的红色学校,作为党员干部、学生开展党性教育、校外活动的阵地。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党史教育优势,大河涧乡成立了牟山红色文化研究会,加大红色文化传播力度,广泛凝聚传承红色精神合力,深入研究反击战、“三山”战役等抗日救国的红色大事记和本地区投身革命、保家卫国的先进人物事迹,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大河涧乡还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联合淇滨区文旅局等部门开发编排《牟山保卫战》《鹤壁版白鹿原》《太行游击战》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红色文艺节目,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增强红色文化品牌的参与性、互动性。

文化站搬入新址后,红色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文化站的主打品牌。青少年教育基地等相继落户文化站内,让传统文化融入红色文化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品牌。吃大锅饭、看红色电影已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实现了资源互补、资源共享。

田慧芳说,自2022年大河涧乡文化站在红色教育基地共建以来,开展了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接待本市党员干部3.2万人次、学生研学23批次1800人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730场次,企业团建活动56场次,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2场次1200人次,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有效繁荣鹤壁市及淇滨区文化事业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目前的大河涧乡文化站的集聚效应、漫溢效应逐步显现,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团体、人才因为活动开展在文化站聚集,又通过文化站向乡村辐射,将文化送到基层,影响和带动村一级文化活动繁荣,助力乡村振兴。”鹤壁市淇滨区文化和旅游局的牛陆茂表示, 大河涧乡文化站工作开展,满足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了乡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形成了政府主导、社团联动、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张莹莹)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