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应天门 “隋唐第一门”融贯古今(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聚焦千年古都洛阳)

   日期:2023-05-03 07:20:16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应天门 “隋唐第一门”融贯古今(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聚焦千年古都洛阳)

□本报记者 田宜龙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雪娜

“五一”假期,白天,隋唐洛阳城应天门博物馆内,换上华服,沉浸式体验《唐宫乐宴》;夜幕降临,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北广场上映3D激光投影秀,通过“应天门建筑+激光投影+立体声+灯光”的表现手法,带来一场关于洛阳千年变迁的视听盛宴。

坐落在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的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洛阳市文物局负责人介绍,应天门不仅是隋唐洛阳宫城的“门面担当”,更是隋唐时期举行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国家和皇权的象征。

应天门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等级最高的城门楼遗址,被誉为“隋唐第一门”。在应天门城楼上,隋炀帝开创“万国来朝”,唐高宗过问“韩国政事”,武则天发表登基演说,唐玄宗接见日本遣唐使。

1000多年时间流逝,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应天门再次引起世人关注。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开始对应天门遗址进行考古勘察。

2016年10月,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

2019年9月,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复原后的应天门建筑高50.3米,相当于现在的15层楼高,仿唐代官式宫廷建筑风格,主要由台基、城楼、朵楼、阙楼、飞廊、连廊等组成。

“为更好地保护展示遗址,洛阳市对应天门遗址保护工程做了多次规划和调整。”洛阳市文旅集团负责人介绍,在“一门三道”遗址保护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通过25台超清投影,生动再现当年应天门的繁盛场景。用数字化形式来展示应天门遗址,不仅将宫门遗址的历史文化全面展示出来,也为观众带来多种形式的沉浸式体验,让历史文化实现多维度传播。

应天门落成之后便迅速走红,从开启3D投影灯光秀,到成功举办2020年央视戏曲春晚分会场、2020年央视中秋晚会,再到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赏花启动仪式……应天门以其颜值和气质“圈粉”无数海内外游客,成为古都洛阳的文化地标。

走在城楼之上,看千年古都,当年的恢弘大气仍有迹可循。

走在城楼之内,尘封了千年的遗址重见天日,显露出昔日的宏伟风貌。

如今的应天门,已成为古都洛阳的“城市会客厅”、最热门的“网红打卡地”之一,也是讲述华夏历史、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