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天枢 丝路友谊之花的见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聚焦千年古都洛阳)

   日期:2023-05-04 07:41:2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天枢 丝路友谊之花的见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聚焦千年古都洛阳)

□本报记者 田宜龙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吉小平

今年“五一”假期,洛阳博物馆入口,游客排起长龙。洛阳博物馆门前广场东侧矗立的观光塔吸引了中外游客的目光。塔顶“四龙人立捧火珠”的造型,揭示了观光塔不凡的身世,它脱胎于“天枢”。

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北起邙山,南抵伊阙,其上分布着人们津津乐道的“七天建筑”,自南向北分别为天阙(伊阙)、天街、天津桥、天枢、天门(应天门)、天宫(明堂)、天堂。

天枢位于隋唐洛阳城皇城端门南侧,天街之上,南接天津桥。位置大致在今天的定鼎立交桥西。

几天前,洛阳博物馆外的“天枢”见证了第四届世界古都论坛的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嘉宾和青年大使,共话古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而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天枢也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中西文化的交流。

盛唐时期,洛阳外商云集,从事丝绸、瓷器西行和毛皮、香料东来业务。《资治通鉴》记载:“……四夷酋长请铸铜铁为天枢……诸胡聚钱百万亿……”天枢是番客胡商聚钱百万亿,购铜、铁近二百万公斤,集合天下能工巧匠铸造而成的。“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撼是天枢工程的实际组织者和实施者。天枢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八月开始铸造,次年四月建成。但唐玄宗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下令将其销毁。

洛阳作家任见介绍,据有关史料记载,天枢为八棱柱,“高一百五尺,径十二尺,八面,各径五尺。下为铁山,周百七十尺,以铜为蟠龙麒麟萦绕之;上为腾云承露盘,径三丈,四龙人立捧火珠,高一丈”。柱身碑刻有文武百官和臣服国酋长的名字,武则天题字“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盛唐时期,天枢成为洛阳的大型礼仪雕塑,是丝路起点东西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古丝绸之路中国与各国友谊的见证。

1300多年后的洛阳,“天枢”作为古都重要的文化地标,迎接八方友人,让丝路友谊之花永远绽放。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