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2.74亿人次!今年“五一”游为什么这么“热”?

   日期:2023-05-04 10:20:2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8    评论:0    

原标题:2.74亿人次!今年“五一”游为什么这么“热”?

数据公布:2.74亿人次! 多项数据同比暴增创同期历史峰值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7.9%,“五一档”电影总票房(不含预售)超15亿元,跻身中国影史“五一”档票房第三;6000余项健身赛事活动吸引300多万人参与……

可见的是,2023年“五一”假期数据全面超过疫情前同期。来自多个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尽管“五一”假期时长相较于春节短了2天,但国内游客的出游热情远高于春节,“五一”假期多项数据同比暴增,并创下同期历史峰值。 超旺具体是多旺?请看这组"五一"大数据!

“五一”热门旅游目的地“TOP10”

5月3日,携程发布的《2023年五一出游数据报告》显示,根据目的地旅游整体订单量,“五一”热门旅游目的地“TOP10”,分别是: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广州、南京、重庆、西安、武汉和深圳。

而济南、苏州、天津、郑州、沈阳、合肥、无锡、宁波、徐州、太原 ,凭借超强周边吸引力,荣登“五一”最强周边游“吸金力”前十名榜单。

长线游爆发!跟团游订单量暴增11倍 “五一”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7成

报告显示,2023年“五一”期间用户平均出游半径较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飞机出行平均距离为1638km,达到四年来巅峰,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

另一种长线旅游的方式需求强劲。报告显示,“五一”黄金周国内跟团游订单量同比去年暴增11倍。

报告显示,2023年“五一”假期,国内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过70%, 订单量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显著。从国内酒店预订热门省份来看,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稳居前四名。

“五一”国内景区门票票量同比增长9倍

报告显示,2023年“五一”假期国内景区门票票量同比增长9倍 。报告发布五大周边游热门景区,分别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拙政园、黄山风景区、峨眉山和华山。

“五一”美食游烧烤占C位!新疆、东北、云南烧烤卷起来了

5月3日,支付宝发布“五一”假期前3天的消费洞察(4月29日-5月1日),报告显示,假期让餐饮、出行、文旅行业消费热度全面走高。

“烧烤”绝对是今年“五一”最热美食关键词。淄博的旅游热度从“五一”前就一路走高,支付宝统计数据显示,消费者在淄博烧烤店消费金额暴涨超5倍,带动酒店消费金额增幅也超2倍。 现在,新疆、东北、云南烧烤也卷起来了。 @所有人 请收下这份全球烧烤地图——

“五一”假期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近700%

“五一”内地出境游整体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00% ,出境机票、酒店订单量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近900%、近450%。出境游需求释放,旅游板块机会来了?

今年“五一”游为什么这么“热”?

适合出游的季节 叠加“公假”

五一也是春季旅游的一个高峰期,因为春天的气温适宜,景色优美,很多旅游景点也在此时进行各种活动和优惠,吸引游客前来。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人们对于旅游的热情逐渐恢复,这也促使着旅游市场逐步回暖。

一方面,今年五一假期共有5天,比去年的4天多了一天,这也让很多人选择了外出旅游。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的出行计划都被迫取消或推迟,这次长假给了很多人迫切需要的机会去外出游玩,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

出境游未完全恢复情况下 出游需求高度集中国内游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指出,从结构上看,在出境游市场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人们的出游需求高度集中于国内游,国内游市场超预期反弹,局部地区的客流量超出了接待能力,热门目的地假期期间的旅游服务供不应求。

长线出游全面崛起推动二季度消费复苏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彭涵表示,2023年“五一”旅游市场的消费特点,首先体现在长线出行需求的强烈释放。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用户飞行距离达四年巅峰,出游半径较去年同期增长25%;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七成;国内景区门票售票量同比增长9倍,较疫情前的2019年“五一”增长超2倍。这与疫情期间消费者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的旅游方式,有了显著差异,代表着旅游消费信心的全面恢复。

与此同时,长线出行会带动“吃住行游购娱”一整条产业链的繁荣复苏——旅游对于整个线下消费来讲,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火车头,诸多产业因此受益。今年“五一”长线出游的全面崛起,将在促进大众消费、带动人员就业等各个方面,成为我国二季度消费复苏的重要推动因素。

内容综合新华社、央视财经、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等媒体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