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驻京全媒体记者 王莉
5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发布《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2~2023)》。
绿皮书显示,2022年农业农村经济支撑作用显著。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4.1%,对GDP实际增长的贡献率为9.9%,比2021年增加3.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际增长拉动GDP实际增长0.7%,比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
2022年粮油棉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粮食总产量68652万吨,比上年增产367万吨,增长0.5%。粮食增产的贡献全部来源于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增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83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增长0.6%。大豆扩种成效明显,油料棉花不同程度增产。
2022年肉禽蛋奶和水产品产量普遍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加340万吨,增长3.8%。水产品产量6869万吨,比上年增加179万吨,增长2.7%。
2022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继续扩大。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334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2亿美元,增长9.9%。多数农产品进口量较大幅度减少,全年进口粮食下降10.7%,食用植物油下降37.6%,棉花下降9.8%,肉类(包括杂碎)下降21.0%。
2022年农产品及食品价格总体波动幅度较小。全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上涨0.4%,食品消费价格上涨2.8%。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及食品消费价格总体虽然稳定或者波动幅度较小,但结构性差异十分显著。
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实际增长4.2%,增速比2021年下降5.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虽然明显回落,但仍高于GDP实际增速1.2个百分点。
绿皮书预测,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将超过9万亿元,增长4%;粮食总产量将突破6.9亿吨,其中玉米产量将达到2.9亿吨左右,大豆产量将超过2100万吨。
同时,粮食生产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猪牛羊禽肉产量将达到9500万吨;农产品进出口规模将超过3500亿美元,农产品出口超过1000亿美元,农产品进口超过2500亿美元,主要农产品进口量呈现增长态势;农产品及食品价格波动幅度总体有限但结构性波动与波动短期化态势延续,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将回落3%左右,食品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2万元左右,增长约10%,城乡居民收入比将进一步下降到2.40,比2022年下降0.05。(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
校对 |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