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年事迹感悟精选7篇
抗美援朝战场上,李延年带领官兵夺回失守阵地,顶住多轮敌人反扑,被授予“一级英雄”称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延年事迹感悟7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延年事迹感悟篇1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近日,看完电视剧《功勋》,我才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功勋》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全剧分为《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8个单元,阐述他们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却取得了巨大成就时的高光时刻,诠释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
在《功勋》八个故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能文会武李延年的故事。该单元主要讲述的是47军140师418团3营7连的指导员李延年,带领7连在美军王牌美骑1师的猛攻下,完成拿下346。6高地任务的故事。在故事叙述中,有一个桥段。7连有一个战士小安东眼看要打仗临阵逃脱了,被抓回来后他说他只是想见张二妞一面。7连连长听了想要气的拔枪毙了小安东。这时李延年立马站出来,向全连的战士们讲述了小安东和张二妞的故事。向战士们发问:为什么你不在家陪着老婆孩子们,非要当兵打仗呢?当战士们一一回答后,李延年向战士们讲出了这个简单又残酷的道理。李延年说:“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要想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只有打胜仗,要把美国鬼子打的不得不罢手为止。残酷的是,可能到了和平来临的时刻,我们已经看不到那个幸福的场景了,不能和亲人团聚了。但是祖国会记得我们,亲人会感激我们,是我们让他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这一番话讲下来,战士们个个斗志昂扬。眼见小安东知错了,李延年也手下留情让小安东戴罪立功。这一小小的桥段,就让我明白了我国志愿军战士战斗意志为什么如此坚定,为什么前一秒还在啃冻土豆,下一秒就打赢了吃着大餐,身体素质更好的美国大兵。
在看完《功勋》后,无论是能文能武的指导员李延年,还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氢弹研发者于敏,都是千千万万为国家奉献青春、无畏牺牲的代表。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我们享受着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和幸福,却有人还在发表侮辱烈士令人心寒的言论。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高地要拿下,到了我们这一代,更要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不忘先辈,砥砺前行。
李延年事迹感悟篇2
这周,我观看了《功勋——李延年篇》,非常感动。我也很佩服他的机智勇敢。李延年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军战士,可他的脑子却不简单。每次战斗打响,他总是会提出好点子,而且每次打仗都很顺利。这一点我佩服极了。
1945年10月,李延年在长春参军入伍,光荣地成为一名革命战士。辽沈战役打响后,李延年所在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0纵队参加黑山阻击战,负责阻击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廖耀湘兵团,截断国民党军“西进兵团”的退路。
“我们连夜急行军100多里,双腿跑赢了敌人的汽车,赶在天亮之前到达预定地点修筑工事。”李延年至今记得,当时部队正在抢修工事,黑压压的敌人就冲了上来。他和战友立即抢占阵地,与敌人展开生死较量。辽沈战役结束后,李延年参加了平津战役。1950年8月,又到了山势险峻的湘西剿匪。
“军人最锐利的不是武器,而是钢铁一般的意志。”这是李延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是这句话的践行者。军旅生涯大小战斗20多次,李延年经历的最惨烈的一次战斗,也就是《功勋》里的片段:那次战斗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带领官兵夺回失守的346。6高地,顶住了敌人多次反扑。在1951年3月,李延年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0月,他担任志愿军某营七连指导员,他所在营奉命对失守的346。6高地实施反击。“我们接到命令执行强攻任务时,已经有两个营在敌人炮火猛烈攻袭下伤亡惨重,但我们没有退缩。”李延年回忆,经过一夜激战,他们夺回了高地,但弹药几乎已打完,部队伤亡很大,电台被炸毁,与上级失去联系。两夜一天的战斗,敌人一轮又一轮向阵地冲击,李延年和战友们靠捡拾敌人留下来的武器,打退了一波又一波敌军。一名战士在子弹打光后,拿着爆破筒,与冲上阵地的2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李延年带领战友坚守阵地,丝毫未退。当时他心里就一个想法,要为祖国为人民立功,他不怕死。李延年说,那是他一生最难忘的战斗,众多战友在那次战斗中牺牲,沉痛至今难以忘怀。
1952年11月,李延年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记特等功1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李延年从朝鲜战场凯旋后,又参加了多次战斗,在部队兢兢业业奉献了29年直至离休。
观看了前6集关于李延年的短片,我非常感动,向李延年老英雄致敬!向志愿军英烈们致敬!向投身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人们致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牢记党的教导,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为建设现代化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延年事迹感悟篇3
为什么说“策略比冲锋更重要”呢?电视剧《能文能武李延年》中的李延年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周末,我和妈妈一起看了电视剧《功勋》里的《能文能武李延年》,李延年的机智勇敢让我佩服极了。李延年是一名普通志愿军战士,可他的脑子一点也不普通。每次战争打响,他都会提出好点子,而且每次打仗都很顺利。有一次,战斗即将打响,李延年发现原定的作战计划有漏洞,于是向连长提出更好的策略,结果战斗打败美军,夺回了被美军抢走的高地。瞧,正确的策略作用多大!
他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打仗时无所畏惧。他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自己肩上,为了战斗的胜利,他绞尽脑汁想出最好的战斗策略,他是我们学习的好傍样。看到他的事例,我想起了我自己,我也受到了启发:在学习的道路上当然不能缺少努力与目标,可是方法也很重要。不能一味埋头苦干,做事讲究方法,向着正确的方向,想好方法,再努力拼搏,就一定能成功的。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让自己变成发光点。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李延年事迹感悟篇4
《功勋》这部电视设计得非常巧妙,一共四十八集,每六集讲述一个功勋人物的故事。今天我刚刚看完第一个故事——《能文能武李延年》。
非常惭愧没有看过《功勋》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李延年是谁。这位抗美援朝的英雄战士,这位被_主席授予“共和国勋章”的战斗英雄,或许他曾经出现在我的历史课本中,可那时的我根本就没有认真阅读过他的事迹。
直到今天,看完《功勋》我对李延年这个人物有了全面的了解,希望知道得不算太晚,同时也很庆幸我们的下一代能够通过电视的播放更好地了解这些英雄们。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我们从小在音乐书上就学过的一首歌,我们也知道这是讲述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支援朝鲜而谱写的一首歌。
唇亡齿寒,帮助朝鲜人民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这是我脑子中对抗美援朝的印象,殊不知我们的解放军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多少。
《功勋》中李延年为了保护346。6高地的作战任务,哪怕弹尽粮绝,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口气也绝不放弃,再次将美国人拉回谈判桌前。
电视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次346。6高地的任务非常困难,上面的要求也是希望三营的将士能坚持到明天晚上。
可是在那个装备,武器,甚至是伙食都比不上美国军队的大前提下,要求我们的将士用什么去坚持。看完我才知道,我们的将士用血肉之躯在坚持,用青春热血在坚持,用保家卫国的信念在坚持。
当李延年带领七连战士穿过封锁线来到高地时,八连九连的连长,副连长,指导员统统已经牺牲了,只剩下二排的排长带领最后的战士与敌人进行近身肉搏。
战士们早已杀红了眼,他们早已顾不上身上的伤,他们也从未想过继续活下去,只想着再杀一个敌人,再杀一个。
有时候我在想到底是怎么样的信念让一个个战士前仆后继,心甘情愿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敌人的炮火。
后来当我看到战士们面带微笑想起自己的家乡,甜蜜地回忆起自己的爱人,想起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孩子,看看眼前的侵略者,转过身看看遥远的家乡,为了祖国的安定,为了父母的微笑,为了孩子的将来,那一刻无论是谁,都会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
所以我们的战士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死,就怕自己不能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怕自己太渺小,不能帮助大家。
七连的战士在李延年的带领下苦守346。6高地,当通讯设备损坏,反攻需要炮火助攻时,司号员背着小号,独自一人穿越敌军封锁区,将李延年的消息送回营部。
在他吹响号角的那一刻,他知道他做到了,他完成了指导员交给他的任务,这是他最后一次吹响自己的小号,也是为七连战士们能做的最后一件事。
在司号员舍命送回消息后,我军的炮火准确无误地袭击了敌人,李延年也趁此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反攻之战。
从国军部队来的罗厚财人如其名,天生爱财,一心想着升官回老家。他的所作所为很多七连的战士都看不顺眼。
尽管如此,李延年始终非常信任他,他相信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将一位老油条的士兵培养成了顶级的战斗英雄。
当然罗厚财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他进入敌人的坦克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战争可以迅速地让人成长,让人改变,只是这个代价太让我们心痛。
当李延年快要弹尽粮绝的时候,张排长提出要去炸掉敌人的火药库。当他下这个决心的时候,我相信那一刻他脑海里想的是一定要成功炸掉敌人的火药库,而不是自己该如何脱身。
在七连的士兵与敌人殊死鏖战的时候,敌军的火药库忽然爆炸声响,火光冲天。我方战士欢呼“张排长成功了,张排长成功了”。
没错,张排长的确成功了,可张排长也牺牲了。李延年看着敌军那个方向,眼含热泪,开口吟诵“风消消气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回”。
那一刻是何等的悲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大好青年,就这么随着炮火灰飞烟灭,来不及拜别父母,来不及告别爱人,来不及再看一眼自己的家乡。
他们在异国他乡挥洒着自己的热血,为家乡的人民建立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线。出征少年身,归来英雄魂。祖国人民又怎能忘记那些远在异国他乡的烈士们?
李延年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用不可能完成了346。6高地的任务。幸运的是李延年还活着,他看到了他们那些战士用鲜血守卫的家乡,如今的家乡多么富强,多么的繁荣。
可惜的是那些战士再也看不到了,抗美援朝一战,多少青年战士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如今我们的国家正将这些烈士一批批接回家乡。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见将军享太平。哪怕已过去七十多年,我相信这些烈士也是希望回家看看这太平盛世。
忠魂归故里,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回家的路,不知这太平盛世是否是你们想象中的模样?
曾经你们对家人说过“待我回家”,没想到这次等待过了这么长的时间。
曾经你们对战友说过“代我回家”,没想到战友也没有等到那一天。
曾经你们对祖国说过“带我回家”,到现在终于等到这一天,祖国带你们回家了。
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和平的华夏,生于国富民强的华夏。如今我们在享受这太平盛世之时,更不应该忘记历史。
山河虽无恙,吾辈需努力!
李延年事迹感悟篇5
这个周末,我观看了电视剧《功勋》里面的《能文能武李延年》,我沉浸在激烈紧张的故事情节中,被李延年这位军事奇才深深吸引了。
电视剧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期间,朝鲜美国谈判破裂,我军展开寸土必争的阵地战。剧中很多情节都惊心动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延年处理逃兵小安东的方法。小安东为了二妞做了逃兵被抓回了,李延年没有粗暴地把小安东杀了,而是借助这个事件成功地教育了战士们:只有保住国家,才能保住自己小家,并激励战士们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看到这里,我觉得李延年实在太聪明了。他在面对不利事件时,能积极开动脑筋,采取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杀了小安东。把有可能影响军心的不利事件,扭转为教育战士的机会,形成大家团结一心、共同进退的好局面,实在是太高明了!这证明好的方法多么重要。
这不禁让我想起妈妈教我握笔的事情。妈妈告诉我正确握笔多么重要,不断握笔给我看,可是现在我握笔的姿势仍然不对。我在想,如果妈妈能像李延年那样聪明,找到最好的方法来教我,或者我自己能想到好方法,那我是不是就能很快掌握正确的握笔方式了呢?我想一定会有好方法,只是我还没有找到而已。
今后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遇到事情,我一定要向李延年学习,开动脑筋,用正确的方法完成目标!
李延年事迹感悟篇6
在观看《功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估计很多人对于志愿军指导员李延年的表现,赞叹不已,敬佩不已。同时,那些曾经在战场上牺牲的烈士,必然是表达深深的敬意。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思想,那么也就没有写这篇文章了,笔者想要说的便是李延年所带领的七连战士,最终取得胜利的秘密所在。具体情况,且看下文细细道来。
首先,打仗真的不是仅仅拿战士的生命拼来的,而是运用得当的指挥艺术。这一点在李延年身上得到充分体现,比如说在锄奸行动过程中,李延年冒着巨大的风险,相信自己的战士,从而除掉台湾派过来的奸细,这一次行动足可以看出李延年的果决和睿智,也看出志愿军上下一心、互相配合的团结精神。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行动,只是为坚守366。6高地做铺垫。
在坚守366。6高地的这场防守战中,我们充分看到李延年个人的指挥能力,尤其是在战场上学习战争,临机决断,屡次挫败敌人的疯狂进攻,堪称神来之笔。先是利用时间差,巧妙躲开敌人的狂轰滥炸,快速增援,然后就是发挥神枪手的特殊技能,组建狙击小组,重创敌人的指挥系统和重火力配置。再后来则是充分调动战士的求胜心理,发挥好每个战士的主观能动性,打坦克、炸毁敌人火药库和燃料库,从而涌现像罗厚财、陈衍宗以及陈排长等众多英雄。可以说,李延年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指挥部队取得最后的胜利,并不是依靠硬拼的打法,取得成果。
其次,“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这句话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为何整个七连的战士各个不惧生死,能够和敌人周旋到底。一方面则是他们都想当英雄,怀着必胜的信念,杀敌立功;另一方面则是在指导员李延年的教育下,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认识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意义,愿意在李延年的领导下与敌人以命相搏。
由此可见,李延年带领的七连后来改名为“泰山连”,在其出色的指挥下,积极调动官兵的作战积极性,上下一心,怀着必胜的信念,从而最终守住366。6高地,战胜不可一世的美军。
李延年事迹感悟篇7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观看了《功勋》后,我深有体会,受到了很多启发。
李延年带领着战友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为了保卫国家,保卫亲人,一次次在冲锋号响起时拼命向前冲;于敏每天没日没夜地做科研,多次昏倒也还是不放弃,这种执着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张富清扎根基层,总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帮助村民们修建道路;黄旭华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受着委屈和不理解,隐姓埋名30年执行着秘密任务;申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让原本“好汉走到县,好女走到院”的封建思想得到破除,贫穷落后的村民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孙家栋的“天路”,让我们在太空中有了一双“眼睛”,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呕心沥血,刻苦钻研;屠呦呦为人民研发出青蒿素来摆脱疟疾的折磨,尽管研制过程中出现很多意外,依然没有退缩;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为了能让中国人民吃上白米饭,顶住各方压力研究出杂交水稻,不仅让中国人不再忍受饥饿,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跟着受益。
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深深地触动了我,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他们也让我认识到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管前方的路多么坎坷崎岖,要想取得成功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加倍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奋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