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重视藏粮于技 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日期:2023-05-08 21:20:2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2    评论:0    

原标题:重视藏粮于技 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图 片来源 /摄图网授权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吕红星 王晶晶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在挖掘资源潜力的基础上,需要寻求新的突破。重视藏粮于技,寻求技术突破,正是战略方向之所在。

5月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此次会议强调,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

须紧抓科技进步这一农业现代化关键

“粮食安全事关重大,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发展生产乃至国家长治久安密切相关。因此,粮食安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水土资源刚性约束,我国粮食安全在挖掘资源潜力的基础上,需要寻求新的突破,“这对各省份分解完成全年粮食稳产保供目标而言也是当务之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仍将“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放在首位,并强调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各省(区、市)都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

在姜文来看来,结合现实条件看,从技术上突破,挖掘粮食安全潜力,确保稳产保供是重要方向。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紧抓科技进步这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此次会议强调,“要更加重视粮藏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竣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如此表述,鲜明地传递出中央层面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强烈信号,不仅丰富了新时代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内涵,更为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指引。

实现藏粮于技须重视决策统筹协调

截至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已取得“十九连丰”且连续八年稳产在1.3万亿斤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如此举世瞩目的成绩是在不断克服一系列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约束的前提下取得的,实属不易。

李竣表示,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耕地资源约束明显、农业用水压力较大、粮食单产提升难度增加、种粮收益明显偏低等。“在此背景下,必须更加重视科技兴农、绿色优农、质量强农,通过科技进步、绿色转型、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等多种途径和多项举措稳产增产、稳收增收,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和农业强国之路。”

姜文来也认为,藏粮于技涉及面广,资源利用技术、资源配置技术、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等都有涉及,因此,需要各方协同发力,共同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首次会议就强调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背后用意正是要充分发挥会议机制强化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责功能,形成协同发力推进科技突破的新局面。”姜文来强调,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激发种粮科技提升的良性“土壤”,进一步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利好良种、良田、良技多措并举,挖潜粮食安全,“只要挖潜得力,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登上1.4万亿斤新台阶。”

四方面下功夫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此次会议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

对于农业而言,更加重视藏粮于技是积极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必然举措。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研究室主任何安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尤其是脱贫地区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比如产业布局同质化、创新驱动不足等,亟须以科技突破为龙头,实现创新驱动,联农带农互动发展。在何安华看来,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面向市场需求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以差异化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推动构建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区域辐射带动力强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围绕“国之大者”,聚集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内在潜力,延长产业链条,创新产业业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大力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提升各类主体产业发展能力和生产经营水平,构建各类主体间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小农户加快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大局。

四是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等在农业农村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为打造高质量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提供有效支撑。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首次会议:重视藏粮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

●产业解读丨刘志彪:传统产业不是低端产业 应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动员会在京召开

总 监 制 丨 王辉 王继承

监 制 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