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有关人员在云南省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基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为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近年来,省环科院通过定规则、做研发、重推广、抓培训,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助力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定规则。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标准、规范等顶层设计,起草了《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云南省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及技术指南(试行)》等文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管理体系,填补了我省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设计、监测、管护等方面的空白。
做研发。研发了一套山区半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清洁能源+资源化利用”技术,该技术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和直流电极,替代交流电作为曝气机能源,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供稳定清洁能源,主体工艺采用生态治理方式,具有投资省、运行成本低、管护简单的特点,目前已在禄劝县云龙水库进行了推广。
重推广。指导各地在不同区域村庄开展治理试点示范,梳理总结一批具有代表性、低成本、易维护、效果好、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治理模式和典型案例,汇编印发了《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典型案例汇编(第一批)》,供各地学习借鉴。
抓培训。通过线上线下会议、现场一线帮扶、宣传片、环保小课堂、动漫视频等形式,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技术模式、政策等,向16个州(市)、129县(区)、1.3万个行政村的基层工作者提供专业培训,培训人数达到每年2000人次以上,全面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素质。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