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被掌掴的那位姑娘,不说对方,刚开始你自己就做错了4点
孩子一直沉迷于游戏
屡次故意撞到我的椅背
我忍耐了好几次
后来我回过头对那个小朋友说:“请注意不要再撞椅背了,要有点礼貌哦。”
然而,家长却没有对此加以管束。
这位姑娘已经忍受了很多次,可见她的内心早已怨念滋生,但还没有爆发出来。随后,我想在这种情况下,姑娘的语气不会太客气。她明显充满怨气,一方面指责孩子,同时也暗指了家长,意思是家长不关心孩子的行为。一箭双雕。
通常情况下,如果对方是一个脾气好的人,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对方的家长可能会有些不高兴,但会制止孩子的行为。但今天姑娘遇到的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非常护犊子、难以相处的家长。他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受到外人的责备。
错误之一:姑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以委婉的方式直接对孩子的家长说:“麻烦您,能否请孩子不要蹬椅背呢?谢谢!”作为成年人,直接指责一个几岁的孩子确实有些不妥。作为一位教师,孩子的家长应该不至于大发雷霆吧?
因此,当在公共场合提出建议时,尽管别人先错了,但用不同的措辞和语气,一种会激化矛盾,而另一种则让对方感到抱歉。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呢?
然后,这个小朋友的妈妈开始对我大声喊叫,责怪我为什么要管他们的小孩子。她完全没有礼貌!
小孩的爸爸对我进行辱骂,称我为无聊的人。小孩的阿姨则拿出手机开始拍摄我,这时,我也拿出手机。对方试图夺走我的手机。
错误之二:然而,大家都在以恶制恶的方式互相攻击,针尖对麦芒,谁都不是好惹的对手。这个女孩已经展现了出色的应对能力,一个人面对三个人,竟然没有吃亏,可见她非常厉害。但如果对方也稍微善良一些,或许就不会吵起来了。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可能就是事情的真相。
这时,列车长也赶了过来。但这三位孩子的家长却坚持要我离开座位,去别的地方。当然,我并不是好欺负的人,对着空气咒骂着无理之人。
错误之三:"SB!"这个词,对于小编自己来说,半辈子都没有骂过。一个有修养和素质的女孩子,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词语的。明明知道对方人多,出门在外总是要为自己口无遮拦付出代价的。
当问题出现时,如果自己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完全可以选择投诉,让相关方处理。自己亲自参与解决未必是件好事,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然后,小孩的妈妈从我背后伸过来,狠狠地给了我一个巴掌。当然,我被激怒了,站起身来还以颜色,进行了还击。
错误之四:姑娘还真是厉害,直接动起手来,毫不退让。请问,在外面有几个女孩子能与路人大打出手呢?能在公共场合毫不畏惧地与人争斗,不论是被动还是主动,都是非常勇敢的角色。
对方一群人确实没有道理,行为蛮横,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想想姑娘你自己,也并非好惹之人。这是在高铁上,如果是在其他场合,可能会有列车长调解,或者会有东北大哥出面?吃亏的人最终还不是自己。
被打的女孩子不应该一味地坚持己见而不罢休。也许平时就是个不善吃亏的主,当对方说了些无关痛痒的话时,即便对方没有使用脏话,你也非得回骂对方更难听的话,甚至连"SB"都说出来了。然后对方打了你一记耳光,你却非要还以两记耳光。从这点来看,你应该是个平时不善吃亏且从未吃过亏的人。
我劝你姑娘,在外面出门,和气生财。超过90%的人在外面从未打过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善良。公共场合可能发生各种事情,可能会遇到各种人。如果你不能忍受一点点的损失,那最终吃亏的只会是你自己。
姑娘啊,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 如果没有列车长或东北大哥出面,你曾经想过,你们的处理方式会一直纠缠下去,不停地吵架或打斗下去吗?如果没有旁人的劝解,你们会继续争斗下去吗? 那不就是两只狗互相咬耳朵吗?
这样的方式可行吗?你觉得你自己可以承受得住吗?因此,有理不在于高声喧哗,激化矛盾并不能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智慧的方式化解矛盾,才能算是明智之人。
我猜姑娘这几天的日子可能过得并不好,饮食和睡眠都受到了影响。 群众对你提出复议的呼声很高,但又能如何呢?看待问题时,不要因小失大,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你想让对方留下案底,但你想过自己的后果吗? 为何不坐下来好好谈谈,和解问题呢?宽容他人不仅是给对方留有余地,也是为了自己方便,退一步海阔天空。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吧。
#女子被掌掴还手遭警方认定“互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