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青岛市办实事40年: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曾经污水变清流

   日期:2023-05-17 00:00:1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1    评论:0    

原标题:青岛市办实事40年: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曾经污水变清流

记者 高雅洁

回顾市办实事40年,青岛市连续多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排“一户一表”和供水管网改造。同时建设了多座污水处理厂,使得河道生态基流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据了解,农村自来水从零星单村供水到规模化集中供水人口覆盖率达到95%,2023年,全市计划实施11个农村供水提标升级项目,涉及369个村庄;目前全市改造和接管居民一户一表221.5万户,2023年计划推进免费更新安装远传智慧水表10万块;全市建成并运行污水处理厂25座,城市污水厂集中处理率从1993年的0.92%提高到2022年的98.44%。

2004年市办实事:实施五镇二岛集中供水工程,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图为平度市自来水通水。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

青岛属于北方资源性缺水城市,保证市民饮水安全一直是市委市政府最关注的重要民生工程。受水源条件、山丘区自然地理环境、村庄分散布局等因素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前,青岛农村供水设施简陋,群众大多通过自备井、村庄浅水井、河道、水库等取水,干旱季节有的还需要远距离拉水;同时,部分村庄的水源还存在氟超标问题,水量水质都得不到保障。

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难题,青岛市自1985年开始,连续实施多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据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峰介绍,近40年来,青岛市农村自来水从无到有,从零星单村供水到规模化集中供水人口覆盖率达到9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青岛市建成的农村标准化水厂代表西海岸新区大场水厂

多年来农村饮水安全的提升,给青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底气。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农村水利和移民处处长惠忠春表示,结合全市“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要求,青岛市计划用三年时间,扎实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全市农村供水水质水平。2023年,全市计划实施11个农村供水提标升级项目,涉及369个村庄,改造主管网391公里,预计141万人受益,进一步夯实农村供水基础设施。

改造和接管“一户一表”221.5万户

回顾市办实事40年,青岛市连续多年安排“一户一表”和供水管网改造。自2002年开始,青岛市就启动了“一户一表”改造。2005年,市政府将“一户一表”集中改造被列为市办实事,开展了两年集中攻坚,大面上的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终端计量、抄表管理到户。后续陆续推进一些点上的改造任务,到2021年全市范围内基本完成改造,目前全市改造和接管居民一户一表221.5万户。在实行“一户一表”改造同时,青岛市实际还进行了供水管网改造和二次供水设施的更新,保证水压水量和水质安全。

实施一户一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看似是供水末端一件小事,其背后彰显的是青岛市供水保障能力、管网建设水平的提升。为了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对更高供水品质的需求,近年来,青岛市先后完成仙家寨水厂、白沙河水厂等20座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并结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国标的实施,对部分水厂实施工艺升级改造,城市供水水质的嗅味、有机物、氨氮以及耗氧量等指标明显降低。

据了解,2023年,青岛市水务管理局计划推进免费更新安装远传智慧水表10万块,相当于是水表发展的3.0版本。同时继续对部分水厂实施工艺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水质。

李村河生态补水

30年建成投产25座污水处理厂

20世纪90年代初,在污水处理行业出现之前,青岛几乎所有的污水管线都是向河海“就近排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多,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量大幅增长,水生态环境质量受到严重破坏。为改变这种状况,青岛市政府在1991年开工建设第一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海泊河污水处理厂,1993年竣工投入运行。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30年来,先后进行了两次扩建和提标改造工程,日处理能力从8万吨提升至20万吨。

1993年建设的海泊河污水处理厂

据青岛市水务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武鹏崑介绍,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只是其中一环,与之相配套,多年来青岛市重点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污水截污纳管,在市区开展海泊河、李村河、前海、后海、浮山湾五大截污工程,目前,全市市政污水管网达到6000公里。二是实施河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全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基本实现动态清零,治理完毕的14条重点黑臭水体基本稳定达标。三是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在青岛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已全部达到一级A及以上标准的基础上,环胶州湾、渤海湾和沿河的20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将达到准地表水Ⅳ类标准,占全市污水处理厂总数的80%。”青岛市河道都是季节性河流,经常断流,据了解,提标后的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将主要用于河道生态补水。到2025年,再生水的利用率要达到55%以上,每年为河道补水将达到4亿多吨。

30年来,青岛市已经建成并运行了污水处理厂25座,设计处理能力252.6万吨/日,年处理污水7.91亿吨;城市污水厂集中处理率从1993年的0.92%提高到2022年的98.44%。2023年,青岛市将重点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李村河流域重点排水口清污分流、老旧排水管网改造、河道生态景观补水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城市更新水务设施建设目标加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