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岑巩县凯本镇:村村发展订单农业 群众端上了“金饭碗”

   日期:2023-05-18 11:20:5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岑巩县凯本镇:村村发展订单农业 群众端上了“金饭碗”

初夏的清晨,走进岑巩县凯本镇大坪村黄精种植基地,务工群众有的挖坑、有的提桶放苗、有的弯腰覆土,你来我往,勤劳积极。

“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集中流转土地来发展村集体经济,流转了100多亩土地来种植黄精,村集体经济所产生的利润全部用来解决民生实事,促进群众务工就业,每天都要发放工资2000多元。”凯本镇大坪村党支部书记白俊勇边指导群众边介绍道。

黄精在本地又称老虎姜,喜阴耐寒。大坪村山场肥沃,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多、日照少,符合黄精生长特性,是黄精育苗优选地。

“我们年纪大了,都是在家带孙崽,孙崽上学后,就和村里面的来这边打零工,白书记每天开我们100块钱,我们很开心。”大坪村古稀老人张绍权说,现在党的政策好,村里面带头搞了黄精、南瓜、辣椒等产业,我们这些弱劳动力也端上了饭碗,一天100元,农忙时节每月能挣2000多元,赚了零花钱还能照顾儿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发展产业,最担心的就是销路。凯本镇种出来的黄精品质优良,十分受客商青睐,大坪村村集体以及带动农户种植300多亩黄精,早已和批发商签订了购销合同,黄精收获之后全部由收购商收购。

“全村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组织模式大力发展产业,由村委会负责招商引资、统筹规划产业,企业订单收购,镇农服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农户参与种植及日常管护、施肥、除草。”白俊勇告诉笔者,全村集中发展黄精种植、辣椒、烤烟、南瓜、太子参660余亩,可带来收入500余万元,带动群众务工5000余人次。

近年来,凯本镇各行政村紧扣市场需求,强化党建引领,采用“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发展模式,统筹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订单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之路、群众富裕之路。

通讯员 钟勇

编辑 姚瑶

二审 李昌焯

三审 张超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