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四不像”又在广东象头山保护区出现了!这次还是2 头同框

   日期:2023-05-19 03:59:56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四不像”又在广东象头山保护区出现了!这次还是2 头同框

南都讯 近日,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的珍贵影像。据悉,这是象头山保护区第三次拍摄到中华鬣羚的身影,而且是首次记录到2头中华鬣羚同框的画面。

早在2016年,象头山保护区就拍摄到了中华鬣羚在白天活动的高清视频和照片。2018年,象头山保护区再次通过野外架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中华鬣羚在夜间活动的视频。近日,保护区的红外相机中又一次出现了中华鬣羚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监测数据显示,2头中华鬣羚同时出现在红外相机前并被记录下来。

“我们在整理数据时发现,在2023年1月17日和19日分别记录到中华鬣羚的活动影像,其中17日当天还拍摄到了2头中华鬣羚!这是我们保护区首次记录到2头中华鬣羚同框的画面。”象头山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也说明在我们的保护下,我们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6.97%,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以及东江流域的水源涵养林,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随着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近年来,为加强对野生保护对象动态信息的监测,象头山保护区在全区内网格化布局了85台红外相机,初步建成了动物网格化实时监测体系。据统计,象头山保护区相继监测到中华鬣羚、白鹇、豹猫、鼬獾等40多种野生动物的动态。

“四不像”是什么?

中华鬣羚,又叫明鬃羊,属牛科,典型林栖兽类,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雌、雄均有一对短而尖的洞角,除角尖外,有狭窄的横棱。体黑棕色,上、下唇白色。耳长似驴,尾短小。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因此又被称为“四不像”。中华鬣羚主要栖息在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行动敏捷,善于在险崖上跳跃。主要取食嫩草、嫩枝和树叶,喜食菌类。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中,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实习生 潘竞儿 通讯员 林荫

通讯员供图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