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男子400元存银行25年利息46元,怎么挑起存款焦虑?

   日期:2023-05-23 08:21:30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男子400元存银行25年利息46元,怎么挑起存款焦虑?

文 | 杜虎

编辑 | 王蕊

近日,媒体报道,四川南充汤女士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张1998年的银行存款单,本金400元。好奇之下,她向银行求证,确认了存单的真实性,并查询到25年的利息是46.12元。

众网友为户主打抱不平,一张看似与己无关的存单,勾起人们广泛的存钱焦虑,多多少少冲击着金钱观和生存境况。

每当出现一张过去很多年的存单,引起关注后,大家都好像进入一种“寻宝”游戏,想象一笔历史上的小额存款,能够钱生钱、利滚利,衍生出一笔巨资。

这种事发生过很多次,但结局无一例外,持有者和围观者都会失望。并没有什么意外之财,银行以其精算的特长算出微薄利息,人们一哄而上,再一哄而下,直呼太亏了。

400元,放在90年代是一笔不小的钱,有人曾列出一个换算公式:

90年代的100元=21斤猪肉、330斤大米(1990年)、32斤鸡蛋、6人份的麦当劳套餐……

现在呢,鸡蛋每斤5、6元,大米每斤3元起……今日400元的购买力,跟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有点利息还算不错的。银行有运营成本,小额账户的利息很低,假如算上账户管理费用,不倒贴银行已经算是侥幸了。

可见,靠存款吃利息这件事,小额存款账户只能想想。

金钱并不一定会随着时间而增值,至少小额存单是绝对不会发生这等好事的。

但凡有的一点理财知识,这个道理不难明白。但这个年代久远的存单,还是刺激了不少人真实的生存焦虑。新闻热议的背后,可能更多的是慌张。

这种慌张,不是说每个人手里有多少个“小目标”的那种慌张,而是工薪阶层、中产家庭对钱难挣、存不下来钱,或者仅有一点积蓄,又不知道会怎样流失的那种慌。

明明知道,钱存在银行很难跑得赢通货膨胀,但是放在其他地方,很可能连银行存款都跑不赢。

普通人不敢消费、努力存钱,无非是图点安全感,未来发生变故时,能多一点保障。尤其是等到老了、动不了时,还有钱兜底。

但看到“400元存银行25年利息46元”,发现自己的“为长远计”并不那么牢靠。

说白了,为什么网友对小额度、长年历史存单的新闻感兴趣,甚至会在银行计算出利息的那一刻心态略崩?焦虑固然无处不在,但这种真真切切的生存感,说明很多人对靠个人奋斗来积累财富的信心不那么强了。财富的盘子可大可小,但现在似乎关系到有和无的问题,这就有点难办了。

在网友一致焦虑的时候,也有试图劝慰的声音。

有人说汤女士父亲的存单可能是定期的,到期后转为活期,所以利息低可以理解。

这种声音确实也理性,但就算是定期存款,利息能多出多少呢?

显然,对有钱人和没多少钱的人来说,钱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贬值,这是公平的——真正有钱的人兴许有抗贬值的能耐,尽管这很可能也是假象。

一句话,谁也没真的指望400块存单在25年后变成4万或40万(如果这样是不是更可怕?),就是借这个事,诉说一下没钱的人与存钱的人都有一样的烦恼。

而这种烦恼与银行或投资有关,似乎也无关。

不管统计的数据是怎样的,也不管这种直观感受是不是准确,谁也不能否认它源自现实,25年的历史存单就有了点现实镜像的意思。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