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宗威
南宁停车费事件还在持续发酵。
5月23日,南宁市召开发布会回应此事。而在一天前,南宁市政府发布公告称,南宁慧泊停车即日起停止运营,其业务由南宁公交集团接管。更早些时候,南宁市审计局宣布派出审计组,进驻慧泊停车展开专项审计调查。
南宁慧泊停车公司,这几天一直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先是被吐槽收费高——市民每月工资4000多块钱,停车费每天要交102元,连电动车和自行车都要收费,后来又被爆出和法院合作收费。如今官方宣布该公司停止运营,审计组进驻,也算是及时呼应了舆论关切所在。
但就目前来看,公众对这事还有几点疑惑:
第一,南宁公交集团接管慧泊停车的业务合不合适。
慧泊停车注册成立于2017年12月,本就是南宁公交集团100%控股的公司。南宁这回相当于让“老子去管儿子”,难免会让人对处理过程的公正透明性产生怀疑。
毕竟,作为南宁公交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要说过去5年间,南宁公交集团对慧泊停车的所作所为毫不知情,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
第二,南宁交通集团的停车费收益,有没有上缴财政。
据媒体报道,南宁审计局2021年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长达3年多的时间内,南宁市的停车收费收益未能上缴财政。根据这份报告,南宁交通集团这3年多,一共收取了超过2亿的停车费。
(图文无关)
南宁交通集团100%控股南宁公交集团,它收的停车费主要来自慧泊停车。
国企将部分利润上缴财政是例行做法,当然具体的收益分配要经过协商确定。当年涉事企业也曾提交整改报告,称会和市财政局协商确定公共资源有偿使用费上缴方案。3年过去了,收益上缴了没?
第三,慧泊停车怎么做到一年净利润亏损1000多万的?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慧泊停车净资产为4.95亿元,2022年净利润亏损1208万元。
按南宁当地媒体的说法,慧泊停车拥有南宁市超过3万个的收费停车位。而数据显示,慧泊停车2022年只有53人缴纳社保。53人管3万个停车位当然不现实,从慧泊停车发布的招标公告来看,具体收费业务主要由外包公司进行。
保留尽量少的核心管理人员,具体执行业务外包出去,这是很多大企业通行的做法,目的就是减少人力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停车服务的成本并不高,怎么看这都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慧泊停车咋就做到了一年亏掉1000多万的?
(图文无关)
第四,慧泊停车的72亿贷款是怎么回事?
有媒体援引天眼查数据显示,通过质押公司25.5年的停车位经营权,慧泊停车从银行获得了72亿元贷款,算下来平均一年超过2.8亿。
这个消息让人纳闷。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一个只有53名正式员工的国企,一下从银行贷走72亿,有些不可思议。经营停车业务,需要花这么多钱?银行又是怎么通过审批的?这笔巨款用在何处?
对此,5月23日南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竑回应道:这是金融机构根据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慧泊公司未来25年经营权使用、收入的评估值,并没有发生72亿元的实际贷款。
而围绕南宁停车费产生的其他疑问,还需要官方后续给出详尽而合理的解释。道路停车位是公共资源,如何不让公共资源成为某些单位赚钱的生意,南宁的故事值得所有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