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农村五治】息烽县龙门村:倡导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成效明显

   日期:2023-05-23 19:40:06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农村五治】息烽县龙门村:倡导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成效明显

“礼尚往来,人情各有所归,我是村支书,哪家有红白事,我几乎要去,并且带头随礼送50元。”贵阳市息烽县养龙司镇龙门村村支书徐康乾说。

自贵阳市开展农村“五治”工作以来,作为一名村干部,徐康乾带头执行送礼标准,不超过50元,他还说,人到人情到,礼轻仁义重。

村干部带头送徐志军家礼的礼单

5月22日下午,记者随龙门村村干部来到该村长干组徐志军家走访时了解到,因徐志军母亲前不久因病去世,他家主动遵守《村规民约》,做到丧事简办,收到的礼金几乎是50元。

徐志军家亲朋好友送礼的礼单

“大家相互减轻负担,假如你送他家50元,他还是送你50元,这样搞成习惯,大家都送50元了。”徐志军说。

息烽县“治风”办工作人员走访徐志军家

“以前有两亲家,因家境收入悬殊,一亲家送得起礼,一亲家回不起礼,其中一亲家之前收了另一亲家大礼,等到回礼时,一时没钱,要么到处借,要么就不去,搞得一时因吃酒负担重,弄得不愉快,何苦嘛,我觉得村里这个‘五治’搞得好,50来块钱,你实在不送人家也不会多心”。龙门村长门组组长徐寿洋说。在村里任了近20年组长的他,也是左右邻舍有红白事时的支客师,他们组有41户人家,家家户户都落实“五治”工作要求,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

“我作为红白理事会的成员,我又是支客师,就引导大家,反正礼金不超50元。”龙门村15名红白理事会成员之一的王开国说。

“村里来宣传礼金红白事,不管喜事丧事都送50元。我们大力支持,这样做大家都减轻点负担,好事。”家住龙门村云下组的徐寿珍说。

据了解,自“治风”工作开展以来,养龙司镇龙门村规范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小组长、“支客师”等为成员,按照2名村干部+3名红白理事会成员的方式开展“治风”宣传引导工作。在宣传上,龙门村通过召开群众会(摆龙门阵)的方式向群众讲清楚红白理事会的操作流程和“治风”的具体要求。在落实礼金不超过50元的倡导性标准上,村里采取党员干部带头,红白理事会监督引导的方式抓落实。为落实好“治风”工作,该村将全村划为3个片区,每个片区由2名村干部和3名红白理事会成员监督落实“治风”要求。龙门村有7个组、239户人家1000余人,今年以来,该村共有5家办酒席,未有一起违反《村规民约》。如今,龙门村把树文明新风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村里乡风文明的氛围逐渐浓厚。

息烽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翁振月

编辑 罗昌

二审 谭仕伦

三审 胡丽华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