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联合吉林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丰满交巡警大队共同组建交通安全宣讲小分队,如约走进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中心小学校。
在这里,有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讲活动。
9时30分左右,宣讲小分队成员们携带着各类设备和宣传品,提前来到江南乡中心小学校,布置现场、搭建展板、悬挂条幅、摆放桌椅。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飞快跑出教室,安静的操场马上变得热闹起来。
“各位同学们、老师和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10点30分,近百名师生和家长齐聚操场。伴随着交警主持人响亮、热情的呼唤,宣讲活动在热烈掌声中正式开始。
“同学们,在横穿马路时,应该注意什么?”“大家认识交通信号灯及作用吗?”“如果年龄不到12岁骑自行车上路是违法的,你们知道吗?”……
活动伊始,宣讲民警结合步行、骑行、乘车等出行方式,聚焦影响学生出行安全的突出风险,从规范过马路、右侧上下车等行为习惯以及乘车系安全带、骑乘戴安全头盔等防护措施入手,向大家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常识,倡导养成“知风险 会避险”的自我保护习惯。
接下来,宣讲民警现场邀请2名老师,让他们吃下蛋黄派等食物,稍后对他们进行酒精呼气测试,结果酒精含量居然突破了30mg/100ml。
学生们瞪大了眼睛,想一探究竟。“这些含有食用酒精的食品,会短时间在口腔积聚酒精,如果司机确实吃了食品导致查出酒驾。但是,也完全不必担心。”宣讲民警为大家详细解释,“只要没喝酒,就不用慌张,可以稍后申请重新检测,一定会给你个清白。所以呢,为了保险起见,开车前尽量少食用这些食物,以免发生‘乌龙’,耽误大家出行。”
“同学们,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交通标志?”在交通标志问答环节,民警采取“互问互答”方式加深同学们对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等认知。在举出不同交通标志牌时,学生们纷纷举手示意答题,甚至有人忍不住提前说出答案,气氛热烈而融洽。
民警还将同学们进行分组,分别化身小交警、小驾驶员和路上行人,现场模拟指挥车辆通行、劝导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灯、正确走斑马线等体验活动。
“警察叔叔,穿上这些黄色背心有什么作用呢?”在现场,同学们对民警发放的儿童反光背心特别感兴趣。
“夜晚在路上,如果穿着反光背心,衣服上的反光材料依据逆反射原理,能够利用灯光照射和光线反射而 ‘点亮’前方,帮助驾驶人及时发现前方情况,做到谨慎驾驶、减速慢行。”民警耐心地向大家讲解。
气氛活泼轻松,学习热情高涨。吉林市交通文艺台的4位叔叔、阿姨,还给孩子们带来了俏皮可笑、寓意丰富的三句半表演,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同时给孩子们带来了安全启示。
与交警叔叔一起打卡交通安全知识,让交通安全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大家纷纷表示:“今天听交警叔叔讲课特别生动有趣,以后会更加注重交通安全。”
此次活动,现场发放文具宣传本、反光书包、雨伞、儿童反光背心等宣传品500余件,宣传单(册)300多份,受益师生、家长100余名。
这些孩子,将通过“小手拉大手”将交通安全知识,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日报、吉林市交通台等多家媒体记者现场见证此次活动,对活动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省交警部门一直在行动。
吉林省公安厅交管局将持续组织带领全省交警部门,以“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讲活动为载体,加大基层普法宣传,助推平安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安全顺畅、和谐有序的农村道路交通出行环境。
来源 | 吉林交警
投稿邮箱:gabxc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