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二阳”不要带病上班?专家的建议搞错了对象

   日期:2023-05-26 10:01:0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二阳”不要带病上班?专家的建议搞错了对象

文丨宗威

最近一段时间,翻看朋友圈或社交平台,晒“二道杠”的人越来越多了。

联系到前段时间钟南山院士预测6月底将达到第二波疫情峰值的新闻,生活仿佛一下被拉回到半年前被“阳”支配的恐惧中。

翻看5月22日,钟南山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的演讲,核心意思主要有三点:

第一,根据预测模型,第二波疫情开始于4月中旬,5月底达到一个小高峰,6月底将达到峰值,届时每周或将有6500万人感染新冠。

这个趋势大体符合很多人的感受。社交媒体上陆续出现“二阳”反馈,正是在4月中下旬左右,到近期出现了增多的现象。

第二,引发本次疫情的主要是XBB毒株,它取代了第一波疫情的主角BA.5.2和BF.7。

在国内外过往的多轮疫情中,一种毒株取代另一种毒株早已成为常态,就跟德尔塔取代阿尔法,奥密克戎又取代德尔塔一样。

不过自2021年底后,奥密克戎已经成了毫无疑问的王者,而此后的新冠病毒演化,本质上是奥密克戎亚种之间的“内卷”,致病性和传播速度没有很大的区别。

第三,第一轮感染后体内的抗体降低了很多,但还是存在的,仍可以激活细胞免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轮疫情中“二阳”人群症状普遍较轻,大概就是这个道理。那些症状比较严重的,很可能是第一波疫情中的“漏网之鱼”。

不同的是,对于那些初次中招或二阳症状比较重的人来说,由于全社会对新冠的重视程度骤然下降,很多公司不再有相关的防疫假期政策,他们要请假的话,只能用自己的病假。但能不能像之前一样带薪养病,或者公司会不会批假,就不好说了。

医学界的一篇报道提到,近期医护人员二阳的比例很高,是其他人群的两倍。

在中部某省的三甲医院的一个科室,出现感染症状的医护人数大概接近一半,但“没有任何人请过假,主要是不好意思请假。”

为什么不好意思呢?因为医院并没有就新冠感染制定请假规则。症状比上次轻,患者又不少,请假的话,相当于让别人承担自己的活,医护不到万不得已,不想开这个口。

想想也是,之前全国大范围阳的时候,就有一些单位号召员工带病上班,因为缺人太厉害,导致正常的工作都停摆。二阳虽然不及年前疫情来势汹汹,但感染人数也不少,而且集中在同一时间,如果阳的人都请假,老板估计头都大了。

有网友说,二阳请不请假都很为难。不请吧,怕同事嫌弃自己“放毒”;请吧,又怕领导不高兴,认为自己矫情,连点小病都扛不过去。

家中有高危老人的打工人更为难。如果单位同事感染了,同在一个办公区域,但凡抵抗力弱一点,很难不中招,然后把病毒带给老人。这种情况下,请假或居家办公是最稳妥的,但现在以这个理由请假,估计需要非同一般的勇气吧。

都说新冠已经流感化,但把新冠等同于流感,其实不是特别准确。流感呈现较强的季节性,一般秋冬季节高发。这能帮助人们提前预防,比如入秋后开始接种流感疫苗,可提高人群的抵抗力。

但新冠疫情似乎没有时间规律可言,多数国家都是四五个月出现一次较大波动,主要受病毒传播性和突变能力的影响。

谁也不好断定,不断演变的病毒,致病力会有多大。

年轻人身轻体壮,反复感染能扛过去,但脆弱人群反复感染,可以是要命的。

理想情况下,有基础疾病的以及老年人群,能及时接种疫苗来预防感染。但各地推进不一,疫苗广覆盖还需要时间。

也是出于这种考虑,专家建议新冠二阳不要带病上班——

“二阳”带病上班不仅不利于感染者恢复,还会造成病毒传播,带病上班会增加高危人群感染风险。

只是听不听专家的建议,打工人说了可不算。如果没有更高层级的通知,或者网友说的“红头文件”,谁敢拿着“二道杠”去跟老板请假?所以专家更该做的,可能是好好调研疫情的走势,根据病毒的传播和危害情况,决定要不要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比如明确什么情况可以请假。

新冠只要一天不消失,对脆弱人群,始终是一个威胁。在脆弱人群的免疫屏障没有全面建立起来之前,还是有必要从公共政策层面,针对具体的疫情情况,设计请假制度,让打工人不用再为请假感到羞耻,也让家里的老人得到更好的保护。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