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令狐卿
临近5月底,不少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开始在提前准备迎接职场挑战了。但有部分大学毕业生,却在这时突然接到了公司解约的消息。
据媒体报道,知名国企中创新航成都公司,近期大面积解约应届毕业生。据遭解约的学生讲述,企业先要求毕业生快速签订三方合同,而后以不接受岗位变动为由解聘。除了解约通知,该公司没发任何公告,解散入职群聊,且拒绝进一步解释。
中创新航本次解约,据说规模非常大,当事学生透露有2000人,除了成都分公司,合肥、厦门等分公司也都出现这种情况。
解约的准确人数目前尚未有权威核实,但这次大规模解约看起来就非常蹊跷。按理说,一般公司招收这么多应届生,应该是早就确认好了的招人计划,临时变卦,且是招聘后再解约,让人很难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难道是公司经营业务突然出现了较大问题?
但不管中创新航内部出了什么问题,学生毫无疑问是最大程度的受害者。据媒体报道,有的人因为中创新航推掉了其他公司的offer;还有人都考上了公务员,但比较后选择入职中创新航。
可以说,中创新航突如其来的解约,不仅影响了成百上千名应届生的就业选择,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前途。
从被解约毕业生提供的信息看,中创新航说会提供3000元补偿。一位合肥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媒体,常州总部下发的通知就是赔付签订三方时约定的金额,学生提供账号,他这方提供解约函,流程两天就会结束。可这点钱相较于毕业生的损失,可谓九牛一毛,起不到什么弥补作用。
有网友恶猜这家公司的解约动机,是因为拿到了政府补贴,学生只是“诱饵”罢了。不过这一说法缺乏证据,只能停留在阴谋论层面上。
迄今为止,中创新航大规模解约应届生的事件,还只有学生在呼吁关注,媒体虽然介入但影响尚未可知。如果没有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的干预,中创新航又一直不表态的话,难道就只能让应届生吃哑巴亏?
涉及到这么多毕业生的饭碗,企业若这样轻描淡写地应对,让学生当苦主,实在说不过去。
有毕业生提出,希望中创新航赔偿签订合同的一个月工资,好让他们撑过找工作的应急阶段。相较于解约对他们的影响,这样的要求可以说相当卑微了。他们并不是要靠补偿发财,而是需要紧急救助捱过艰难,毫不过分。
学生付出的机会成本之高昂,值得中创新航以最大的诚意做一点弥补。更何况,他们因此丧失的其他就业机会,是很难靠经济补偿抵消的。
都说今年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但遇上这种临近毕业突然毁约的公司,已经不是难不难的问题了。中创新航或许有万不得已的理由,毕业生受到的伤害也是实实在在的。作为一家知名上市国企,至少先摆出认真诚实解决问题的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