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农村“三资”提级监督再提速
“村上收取的地租款由非财务人员存入个人账户,未及时向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入账,作为村主任,我愿意接受组织处理……”近日,山丹县某村干部向审查组提交了检讨书,并在违法事实材料上签字确认。
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将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举措,制定《山丹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结合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土地流转“三查三治一规范”专项整治等重点任务,确定清泉镇西街村、位奇镇位奇村、老军乡焦湾村等10个资金量大、项目集中、“三资”管理难的行政村开展试点工作。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农村“三资”管理责任明细化、资产运用规范化、收益分配透明化、监管机制体系化。
为进一步推动各方责任落实,县纪委监委建立领导班子抓联系点、派驻纪检监察组促指导、乡镇纪委跟落实的工作机制,各乡镇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进一步督促承担农村集体财务资产管理职责的农经站、财政所等站所严把清查关、公示关、建账关,严格落实账款分离、票章分离、统一核算等制度规定。同时,督促主管部门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投资、承包、出租、转让等经营行为的指导和规范。至目前,共发现问题80个,督促整改问题79个,下发《纪检监察建议》6份,受理信访4件,处置问题线索8件,督促乡镇追回应收未收资金68.88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盯重点项目建设、‘三资’管理等工作,持续在监督检查上精准发力,以精准监督推动精准治理,护航试点村(社区)高质量发展。”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毛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