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种养循环开启“生态红利” 助力农业绿色低碳高效发展

   日期:2023-06-06 11:23:2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种养循环开启“生态红利” 助力农业绿色低碳高效发展

央视网消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各地不断地涌现出一些新办法和新思路,下面一起跟随镜头去江苏太仓,看看那里种粮的绿色探索。

总台央视记者 陈烨炜:我现在是在江苏太仓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在我身后,几辆大型的联合收割机正在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金黄色的小麦粒被收到了收割机的粮仓当中。由于当地采取了种养循环和绿色能源转型的发展模式,今年这里的小麦产量预计增产达到5%。

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的小麦地由江苏苏州太仓市东林村流转经营,算上本村的土地,冬林村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曾经,当地因为盲目追求产量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酸化严重,种出的小麦和大米品质不高。怎样改变现状?东林村首先做起了秸秆的“文章”。村里引进先进设备,把收割后的秸秆加工成高质量的牛羊饲料,而牛羊产生的粪肥,经过发酵后制成有机肥抛撒还田,实现种养循环。

苏州太仓市东林村党委副书记 徐坚:这样的话,提高了我们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农产品的品质。

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东林村,“一根草、一头牛、一袋肥、一片田”的农业循环种养模式延续了下来。为了让循环模式产生的效益更高,当地还推动了农业生产电气化改造、秸秆加工,稻米和小麦加工、包装、冷藏等环节都实现了全程电气化、自动化。这几天,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炉也在满负荷运转。

苏州太仓市东林村乡村振兴低碳服务专员 陈永杰:电烘干没有明火,可以对温度做到持续的不间断控制,准确地将粮食的含水量控制在11.5%左右,可以将粮食的含水量控制在一个很精确的水平上。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