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quot;/  校长  quot;  lt;met  作者,    叶县  时期  APP  重点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事迹7篇

   日期:2023-06-06 15:40:1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0    评论: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航天追梦人事迹7篇

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史。“探月追星”中,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用独有的浪漫书写着中国航天新华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事迹7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事迹篇1

她被网友称为真正的“火箭少女”,又被一起工作的同事称为“大姐”。不论是“火箭少女”还是“大姐”的称号,似乎都非常符合她。其实“大姐”年龄并不大,是位95后,个头也不高,只有一米五八,但她在工作中的能力与毅力却大得出奇。这让她足以胜任嫦娥五号任务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并成为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指挥员。“大姐”叫周承钰,来自贵州土家族。虽为女孩,却没有女孩的娇气,年龄小,却没有丝毫的稚气,身高矮,却没有半点弱气。在工作中,“大姐”能吃苦,肯吃苦,是有名的硬角色。

“大姐”的称号不是空话,而是用实际行动获得的。在一次3公里测试中,看似娇小的周承钰却凭借自己的毅力与体力、耐力、速度征服了一半的男同胞。“大姐”的这一举动刷新了单位对女娃娃的刻板印象。在工作中,“大姐”表现出的异常坚韧、不怕吃苦,大胆尝试,勇于突破的形象,更是令同事们刮目相看。

在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测试任务中,“大姐”周承钰被定岗在位于脐带塔15层的二级连接器配气台。而通往15层的路,是倾角接近90°的180多级钢铁台阶。因此,很多地方难以直立行走,要想走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似“天梯”一般。正常人跑一趟将冒一身汗,而周承钰有时候却要一天来回四趟。

不要以为爬上去就可舒舒服服工作了,在15层的工作环境中,足以让所有人心惊胆战。测试间里设置了两个配气台、4个转接盒以及上百根电缆和供气管路,而空间还不到八平米。虽然只有3个人在里面工作,但连坐的地方也没有,并且时刻忍受着里面高压气体流动的嘈杂声。更让人受不了的是,里面还没有空调。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不要说女性,就是男性也不敢轻易尝试,而“大姐”周承钰一直坚持干了60天,没有迟到过一天,没有抱怨过一天。长征五号火箭的复飞之战留下了周承钰的艰苦不屈的人生足迹。

同时,她还是文昌发射场动力系统队伍中换岗最为频繁的一个人。每一次换岗都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挑战。由于不同岗位对人员知识能力的要求差别巨大,这需要周承钰始终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她凭借自己的聪明与努力尽可能快地适应了不同的岗位,并且在每个岗位上都做得非常出色。

她第一次出手就承担了国字号的嫦娥五号任务,并成为整个发射场的首位女指挥。她指挥的连接系统,负责动力系统和加注系统的“纽带”和“命门”两大系统。在整个连接系统中,一共有三十多个操作手,周承钰是唯一一位女性。作为指挥员,在每次在测试过程中,周承钰都会用熟练的口令调度这30多位男同志开展工作。

在外人看来,这位95后女孩着实威风,但在背后却承担着非常大的压力。因为,连接器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复杂,并且设备分布广、协调接口多,稍微一不小心就会踩到“雷”。这对作为指挥员的周承钰来说,必须时刻紧绷着那根神经,坚决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马虎大意。

年龄小,却被称为“大姐”,身材小,却能撑起航天梦,不怕苦,敢攀登,勇创新,这才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周承钰为同龄人,为后来者做出了榜样。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事迹篇2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长三乙”火箭点火升空。此时在测试间里,有一个女孩紧紧盯着大屏幕上发射的直播画面,眼里却噙着泪水。那是激动的泪水,喜悦的泪水。这个女孩名叫许哲琪。令人想不到的是,许哲琪不仅在这次发射中独立担任测量系统指挥,还与上文的鲍硕一样,是一位90后,并且比鲍硕还年轻两岁。

许哲琪出生于1994年。在成为一名航天人之前,她对航天、对火箭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一些信息与形象的画面也只是从新闻报道中获知。后来,她为何又毅然决然,甚至不惜三投简历也要成为一名航天人呢?这一切都源于一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宣讲会。在那场宣讲会上,许哲琪了解了一代代航天人为航天事业前仆后继,不懈奋斗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事迹深深触动了她。从此,她认定了航天事业,并下定决心要成为火箭研制队伍中的一员。然而,在她毕业时,火箭院并没有在她的学校开展宣讲会。为了能成为一名航天人,她跑了三个不同的学校,并同时在网上投简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航天人。

参加工作后,让她感触最深的是,作为一名航天人一定要“细致细致再细致”“谨慎谨慎再谨慎”。这几个字绝不是说说而已,而一定要落到实际行动中。许哲琪记忆很深,自己曾因为一件小事情,差点让师傅黄皓发脾气。在一次接线时,许哲琪从线上削下一段只有三毫米左右的胶皮,因为太短太小,她就没有直接扔进垃圾桶,而是随手放在桌子上了。没想到,这让师父黄皓看见了。黄皓突然严肃起来,并朝着许哲琪喊道:“这是人为制造多余物,桌上那么插孔、插头,这么小的胶皮随手放在桌上,极可能造成堵塞!”

许哲琪清晰地记得,那是师父黄皓第一次这么严肃。在这之前,师父在她心中是个有耐心的航天前辈,突然因为这样的“小事”批评她,让她有些委屈,也有些不解。很快,她明白了师父的用心,也懂得了师父为何那么严肃。航天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半点大意。每一次发射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每个人对细节的把控,如有一个人粗心大意,都可能将所有人的努力毁于一旦。从此以后,许哲琪在做试验时,更加关注细节,更加严谨。

在“长三乙”火箭发射场,许哲琪作为“长三甲”系列火箭研制团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之一,虽然内心激动不已,但表情沉着冷静。过去的谨慎与细致,对工作细则和规程的熟悉与掌控,增加了她的底气。这是她第一次担任指挥岗,又是北斗全球组网的最后一次发射,意义重大。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北斗导航工程具备向全球开通导航服务的能力。

持续二十年,四十四次北斗发射任务,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接力与传承。正是有了像许哲琪这样心怀航天梦想,不断努力奋斗的年轻一代,才完成了一项项庞大而复杂的航天工程。薪火相传,永远创新,努力前进,才是年轻人的使命担当。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事迹篇3

2011年,20岁的于新辰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与航天工程专业毕业。当很多同学选择读研继续深造时,他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读研的机会,一头扎进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发射场,一待就是十年。有人问他为何不留在北京,这可是多少学子挤破头要进的地方。面对这个疑问,于新辰平淡地说道:“国家和学校培养了你四年的航天航空专业,是希望你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相应领域。”

毕业后,于新辰遵从自己的内心来到西昌发射场。他也将开启新的人生历程。2012年,他成为火箭常规动力系统中一名普通岗位的操作手。仅用一年的时间,他完全胜任了此岗位,并开始担任该系统火箭上专业负责人。他的学习能力有目共睹,因此当火箭低温动力系统需要操作手时,年轻的于新辰成为合适的人选。那是一个需要高度集中、高强度的岗位。因为,低温动力系统涉及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的加注工作,并且低温推进剂温度极低且易燃易爆,测试流程复杂繁琐。这就需要操作人高度集中,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尤其在发射前,更是要维持八个多小时的高度集中。

为了能快速发现可能存在的漏点,高度集中的精神,极强的学习能力,让于新辰渐渐练就了一项本领——“听声检漏”。这项本领曾让他多次成功排除了故障。同时,他经常对照图纸反复核对每一个接头状态,这让他可以闭着眼睛就能说出接头的位置和细节,由此,他被同事称为“活图纸”。于新辰虽年纪轻轻,但因经验丰富,有人称呼其为“老司机”。就是这位“老司机”自从工作以来,参加并圆满完成了包括航天发射任务八十多次,成功发射一百一十多颗卫星,多次排除影响发射成败的重大故障,对每次任务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因为工作太忙,再加上交通不便,于新辰一般一年才能回一次家。作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最年轻的分系统指挥,他的目标是成为发射场的“01指挥”,此指挥相当于发射场的指挥中枢,是指挥中心的大管家角色。如果能担任这一岗位,一方面是对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一份荣誉。

除了工作,在闲暇时间,于新辰也会选择看书与锻炼身体。他知道,只有坚持锻炼身体,才能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那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对这份工作,他始终引以为傲,因为每一颗卫星都为国家发展、老百姓生活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毕业十年,一头扎进深山,无怨无悔,用青春托起自己的航天梦,为航天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才是新一代中国航天人的责任与担当。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事迹篇4

从1960年中国第一发导弹首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中国人探索太空、发展航天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

“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

在《感动中国》的录制现场,“载人”“探火”“北斗”“探月”四大工程的总设计师齐聚一堂,讲述了几代中国航天人从仰望星空到遨游星辰的故事。

过去的一年,中国航天有很多难忘的成功瞬间,也见证了五院人奋斗担当、日夜兼程的身影。

作为“航天强国建设引领者、空间事业发展领导者”,五院在2021年圆满完成51星船研制发射任务,空间站建造任务连战连捷,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和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乘组安全返回,航天员出舱、机械臂操作、太空授课等重大任务表现出色;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祝融号圆满完成火星表面巡视探测任务,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中国印迹,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连续稳定运行,以一流的指标、一流的服务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北斗环宇。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从未停下对宇宙探索的脚步,探索宇宙,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不变的情怀与浪漫!未来,中国航天必将走得更稳、更远!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事迹篇5

刘伯明,籍贯黑龙江依安,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9月17日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9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刘伯明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18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正师职,少将军衔。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7月4日,航天员刘伯明出舱。8月20日,航天员刘伯明第二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聂海胜、刘伯明 、汤洪波顺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1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刘伯明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事迹篇6

2021年5月15日清晨,“天问一号”平稳成功着陆火星。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从那一刻,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此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但仍有一位女调度员保持平稳的语速,准确而坚定地发出一条条指令。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沉稳冷静的女孩就是“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还不到三十岁的女孩,却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40年来第一位女性总调度。

1992年,鲍硕出生于北京丰台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母亲是首钢的一位普通工人。上学后,每当别人问起她将来的理想是什么,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回道:“成为一名航天人。”时光如梭,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鲍硕心中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丝毫未变,并为此发奋学习。除了学习,她找不到第二条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0年,十八岁的鲍硕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并选择了一个令很多人陌生的专业: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学校是好学校,专业更是强专业。

众所周知,北京理工大学是“国防七校”之一,实力相当雄厚。因在各个行业与各个层面曾培养了大批领袖人才与优秀的建设者,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鲍硕选择的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对外人来说极其陌生,但绝不能小觑。全国只有十所学校设此专业。前三名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而此专业在北京理工又称得上“王牌专业”。鲍硕之所以选择此专业,还是源于那个一路执着的理想。这次,她向理想跨了一大步。她并没有为此丝毫放慢脚步,因为后面的路更坎坷,更艰难。个人兴趣、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时时刻刻督促着她努力向前。她曾回忆道:“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越院士的课,老先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深深影响着我,引导着我为热爱的研究方向不懈努力。”毕业后,鲍硕成功进入航天系统工作。

在航天系统工作了五年,鲍硕的工作地点虽然离家不到四十分钟的车程,但为了工作,为了理想,她经常几个月不回一次家。父母只是担心,但并没有丝毫怨言,因为他们知道女儿虽身体累,但心中是喜悦的。女儿的快乐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五年的不懈努力,使得鲍硕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上都达到极佳的状态。身体上要练到二十个小时连续工作后还能精力充沛,专心致志;心理上要在面对高强度的状态下,保持平稳的心态,应对与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各项都优秀的鲍硕在2019年第一次担任首席调度员,并指挥了嫦娥四号。这一年,她才27岁。一年后的2020年,已有丰富经验的鲍硕被任命为总调度。在担任总调度的一个月前,鲍硕已经秘密进行训练。

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就是为了能在指挥嫦娥五号时,坚持三十个小时不休息,而为了能保持体能,鲍硕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晨跑,这样一练就长达一年。为了改变自己的娃娃音,她下班后偷偷练习,练到能从娃娃音瞬间变为铿锵有力的声音。因此,在2020年11月24日清晨,当嫦娥五号探测器一飞冲天。二十八岁的鲍硕用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调度口令,开启了“嫦娥五号”二十五天的地月旅行。就这样,在任务期间,鲍硕连续20多个小时没有吃饭和休息,并以“北京”为代号,密集发出上千条沉着有力的指令。因此,同事评价她:“只要一进飞控大厅,她就像变了个人,成了钢铁侠,可以长时间不喝水、不吃饭、也不休息。”那根弦在她的心中始终紧绷着,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她知道“这个岗位上40年来都没有过女生,自己一定要开个好头。”

从嫦娥奔月到天问火星,鲍硕不负青春不负梦想,不懈地探索浩瀚星空,追逐航天梦,终于实现了自己一直坚持的理想。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

感动中国航天追梦人事迹篇7

在中国航天史上,乘“神五”飞出地球的杨利伟是第一位天空人。作为杨利伟的队伍和好朋友,景海鹏那时还不为人所知。直到“神六”发射时,与刘伯明搭挡的他成为第二梯队成员,不少人才知道,在表里河山的山西省,关公故乡出了一个名景海鹏的航天员。

记者至今仍然记得,“神六”发射的前夜,景海鹏的家人在东杨家卓村老家的西房里看电视的场面。当时,屋子里有不少人。除了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海鹏的弟弟海龙也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家里,加上海鹏的妹妹艳芳一家和一些为他们高兴赶到的邻居。景海鹏老家是热闹非凡。

后来,看到儿子没有成为“神六”上的航天员,景靠喜仍然感到非常高兴。“没有用上第二梯队,说明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先进可靠。我相信“神七”发射时,儿子会更神气。”而这一预测果然说中了。这次“神七”发射,景海鹏成了正选的3名航天员中的一个。他是山西当之无愧的第一个太空人。

从1993年选入国家航天员大队后,景海鹏只会过两次老家。一次是1998年,景海鹏的儿子还很小时,他匆匆忙忙赶回,接父母去他北京的家。那次,他的父母一待就是5年,直到在20_年底才会到运城老家。

景海鹏的第二次回家,是20_年。那时“神六”已成功发射并返回,他虽是第二梯队人选,却已被大众媒体放大成了几乎妇孺皆知的大名人。听说他回到运城,记者还专门赶去见他。晚上在景海鹏住的弟弟景海龙位于中心血站后的家单元楼客厅,记者还与一身戎装,话语不多却英气逼人合影,留下了他回运城的影响记录。

因为训练的任务重,景海鹏第二天就和妻子、儿子匆匆返回北京,满打满算,他那次在老家只待了有三四天。

不仅很少回家,连电话都很少打。对此,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却丝毫没有抱怨儿子的意思,一直夸他们的三个儿女都很孝顺和成才。景靠喜还嫌王珍玲有时念叨,嚷人似的说:“咱海鹏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咱可不能嫌娃不给家里打电话。”

景海龙作为弟弟,平时也很难与景海鹏有联系。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和哥哥的通话次数都十分有限。多数的时候,是哥哥给他发短信,要他照顾好父母,注意两位老人的身体。而从去年后半年到现在,进入训练的哥哥没有和他同过一次话,也没发一次信息。他发的信息也没有回复。他说,他很理解哥哥。

王珍玲老人则说海鹏一直给她寄钱。按海鹏的说法,是海龙在老家照顾两位老人,他不能让弟弟在经济上受屈。每年,海鹏都要给父母寄上四五千元,进入准备上“神七”的封闭训练后,海鹏不能与家人联系,在北京航天城的张萍就安排给公婆寄了一次钱。去年海龙买新房时,尽管告哥哥款已够用,海鹏过意不去,仍然寄回一笔数目不算太小钱。

景海鹏最后一次和家人联系,是在今年8月7日的晚上。他当时将电话打在东杨家卓村老家,在问了父母的身体情况后,提醒父母别忘了在第二天晚上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接电话时,景靠喜心里虽想知道这次儿子是否会上“神七”,又明白儿子不会告诉他。最后,他只是说儿子不要操心他们,好好训练,一旦有任务,就一定能圆满完成。

最近一个月,随着“神七”发射日期的越来越近,不断有来自各地的记者采访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景海龙也是应接不暇。得知儿子是“神七”航天员的热门人选,一家人都感到非常高兴。看电视,成了一家人最重要的“工作”。

一脸慈祥的景靠喜说,“神六”时儿子未能上天,自己当然希望此次他能够一偿夙愿。但是“上不上天我们都高兴,这是国家对他的考验,希望他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