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的人与事迹摘抄5篇
《感动中国》里面的人物每个获奖者都令人们感动,他们是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的精神代码。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感动中国的人与事迹摘抄,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感动中国的人与事迹摘抄【篇1】
钱七虎院士长期致力于国防科技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创立了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冲击波作用下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建立了应力波与结构相互作用的三自由度计算理论、相互作用荷载理论以及爆炸波作用下三相饱和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等。
研究了重要防护结构利用天然断层的消波隔震机理和爆炸波通过断裂构造衰减规律的计算方法;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浅埋结构冲击波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理论体系和计算方法;解决了一系列军事重大工程项目的计算与设计问题;提出了防护工程的“防护效率”概念和通用公式。
首次提出了我国工业经济防护研究的理论并开展了宏观工业经济体系在战略攻击下的响应、防护与恢复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军事大系统以及人防系统的动态理论模型。出版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
在防护工程的研究中,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以他为主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全军工程兵发展趋势动态模型》和我国确定人防工程防护标准的若干模型,开创了我军工程兵工程保障及我国人防工程领域的软科学研究。
在完成我国一系列防护工程科技攻关中,成功地研制出柔性帆布工事大挠度大变形的抗爆设计计算方法,解决了地下飞机库大跨度钢和钢筋混凝土防护门有限元理论分析。他带领的课题组设计了中国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库防护门,主持了世界最大当量的珠海炮台山大爆破等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工程实践。
钱七虎院士学识渊博,在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和爆破工程等多个领域造诣很深。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担任过珠海炮台山大爆破工程总指挥;主持过南京玄武湖水下隧道、杭州西湖湖滨水下隧道、青岛-黄岛越海隧道、南京长江越江隧道、上海-祟明岛长江越江隧道、琼州海峡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的设计方案审查和评标工作。
在防护工程及有关领域里,有7项成果获国家或军队科技进步奖和优秀科技成果奖,l项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99年获四总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感动中国的人与事迹摘抄【篇2】
刚进工程兵系学习时,钱七虎对防护工程并没有太多了解,直到他了解了上甘岭战役背后的故事,才对防护工程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
1952年,朝鲜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对驻守在南北朝鲜边界的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狂轰滥炸,双方激战四十三昼夜。中国人民志愿军构筑了坚固的坑道防御阵地,经受住了敌军近二百万发炮弹的狂轰滥炸,虽然山头土石被炸松了两米,但坑道内的人员安全地活了下来。最终上甘岭战役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全面防守胜利而告结束,上甘岭坑道因此被誉为“攻不破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在武器装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防护工程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在哈军工,钱七虎年年被评为“优秀学员”,毕业时又被保送至苏联深造。
1965年,钱七虎在苏联取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到祖国。当时,我国正面临核打击的现实威胁。美国企图通过核打击遏制我国核武器的研发进程,苏联则希望通过核袭击来打击我国的国防力量。面对美苏的核威胁,我国积极应对,一方面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另一方面积极建设地下核弹防护工程。钱七虎一头扎进了防护工程的研究,并受命对空军飞机洞库的防护门进行改进。
这是钱七虎科研生涯的第一项挑战。飞机洞库防护门的设计并不简单,需要能够抵御原子弹爆炸的冲击。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钱七虎决定冒着核辐射的危险,深入核爆试验现场。
当蘑菇云在戈壁荒漠升腾,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他发现,核爆后飞机洞库门没有被炸毁,飞机也没有受损,但防护门出现了严重的变形,无法开启。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精确地计算变形,而原本的计算都靠人,计算精度差,效率很低。
钱七虎马上优化方案,全力攻关,决定采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以确保计算的精度和速度。当时我国科技水平还相对落后,国内甚至找不到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就连晶体管计算机也只有中科院计算机所等少数几家科研院所有。钱七虎辗转协调借到了设备,但摆在他面前的困难还有很多:一是他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语言,要从头学起;二是这些科研机构自身的研究任务也很重,设备使用率很高,钱七虎只能利用别人吃饭和睡觉的空隙,打时间差“蹭”设备。
当时钱七虎手里只有一本上机手册,初看像天书,但他硬是凭着自己的天资把它啃下来了,还学会了计算机编程。钱七虎带领同事圆满完成了艰巨的计算任务。1975年,在钱七虎的主持设计下,我国当时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库防护门全面竣工。他出版的防护工程专著,获得了1979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钱七虎经常提到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把安逸和享乐当作人生唯一目标,那不过是猪圈里的理想”。他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时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
感动中国的人与事迹摘抄【篇3】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三个多月,最终上海陷落。与上海毗邻的江苏昆山彼时也被战火包围,老百姓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就在这一年10月,钱七虎出生于昆山淀山湖镇一艘逃难的乌篷船上,因排行老七,父亲给他取名“七虎”。
钱七虎七岁时,父亲病逝,全家老小就靠母亲一人摆鱼摊勉强维持生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钱七虎从小对生活的艰难深有体会,更切身感受到国家贫弱必受欺凌。他清楚记得,每到傍晚时分,日本人就会开着兵船进村抢粮食。这种船配备的是柴油发动机,工作时会啪啪作响,所以又被称为“啪啪船”。每当这时,村里每家每户的门被肆意砸开,到处是乱飞的鸡鸭、狂叫的家狗。日本兵用刺刀把村民从土屋中赶出来,把粮食全部抢走,整个村子鸡犬不宁,一片狼藉。钱七虎上小学时,还目睹过日本兵将杀死的游击队队员的尸体放在操场上示众,逼迫镇上的理发店师傅下跪磕头,不从就砍头。这些童年时期铭肌镂骨的悲惨经历,让钱七虎深刻地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也使他从小立志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府助学金的支持下,钱七虎进入著名的上海中学学习。他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成绩十分优异,六门课中有四门考出了一百分。1954年,钱七虎高中毕业。作为上海中学的优秀毕业生,他本可以公派前往苏联深造,但此时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钱七虎毅然选择了后者。
哈军工设置有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程兵等五个系,其中工程兵系被认为“整天与黄土打交道”,最不受学生欢迎。当时每个人需填报三个专业意向,钱七虎填报了空军系、海军系和工程兵系,最后被工程兵系录取。他坚决服从组织分配,从此与防护工程结缘。
感动中国的人与事迹摘抄【篇4】
7月8日,第二届中国青年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在“回望百年奋斗路 致敬最闪亮的星”科学家精神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钱七虎向台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了他的科研感悟。
他说,爱党信党跟党走,是他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
1937年10月,钱七虎出生于母亲逃难途中的小船上。他亲眼目睹过侵略者的残暴,从小就感到,没有强大的祖国,人民不可能有幸福安宁的生活。
从上海中学毕业时,我国正急需军事人才,于是,成绩优异的钱七虎就去了新成立不久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因为要跟黄土铁铲打交道,大家都不太愿意选防护工程专业。作为班上骨干,钱七虎带头服从组织分配,选了防护工程,也选了他一生的事业。
1961年,钱七虎被组织选派到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深造。留苏4年,除了莫斯科,他再没去过其他城市。就算上街,基本上也是去书店或图书馆。他相信,天才出自勤奋。
留学归国后,钱七虎克服各种困难,依然一门心思做学问、搞研究。当时,我国面临严峻的核威胁环境。从那时起,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就成了钱七虎毕生的追求。
感动中国的人与事迹摘抄【篇5】
钱七虎,男,1937年10月生,江苏省昆山市人,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防护工程专业,1961年至1965年在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防护工程教学科研工作。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荣立一等功,获评“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士”和“国际城市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会士”。
钱七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学家,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为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针对核空爆的主要威胁,钱七虎院士致力于解决战场有生力量的防护技术难题,提出了非饱和土的三自由度模型,建立了核0 荷载与土中浅埋工程结构相互作用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研制出核0 模拟试验装置,开展了防护工程结构大规模有限元数值计算,研发了可大批量运送、快速安装的轻型折叠式野战工事,并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了国防人防工程毁伤评估方法,有效保证了工程的总体防护效能。成果编入多项国家军用标准,出版两部专著,相关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新型钻地弹的快速发展,钱七虎院士展开了侵彻0 效应工程防护理论与技术研究,提出了侵彻近区介质的固体弹塑性-内摩擦-流体统一物理模型,建立了防护工程抗高速、超高速钻地弹打击计算方法,研发了新型防护材料和高抗力复合结构,成功应用于多个重要军事工程。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自21世纪以来,针对- 发展新动向,钱七虎院士提出了防护工程深地下发展方向,在国内倡导并开展了深部非线性岩石力学以及防护工程抗- 钻地毁伤效应的研究,形成了分区破裂化、岩爆、大变形三者统一的深部岩石非线性力学理论,填补了深地下工程抗- 钻地0 效应的防护计算理论的空白,解决了深地下工程建设灾变防控关键技术难题。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针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防护需求,钱七虎院士向国家和军队提出了工程防护与信息化防护相结合、建设深地下超高抗力防护工程,以及战略通道桥隧并举、能源地下储备、防灾防空一体化发展等多项战略建议,获国家部委和军委- 批示并被采纳实施。
作为我国防护工程的领军人物,钱七虎院士创建了我国防护工程学科和学术组织,培养了50多名博士和大批高层次中青年人才,建成了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推动了我国军事防护工程抗力水平与强敌- 和新型常规武器精确打击相抗衡。
钱七虎院士倾心竭力防护工程60年,具有强烈的报国情怀和使命感,治学严谨,淡泊名利,言传身教,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至今还经常深入国家和军队重大工程现场,以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辛勤工作在防护工程教学科研一线。他的严谨作风和学术思想在防护工程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