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朋友们来说,经常都会看到村里人办酒席的场面。无论是谁家办酒席,都会特别热情的邀请村里人以及亲朋好友来喝酒,这样的场面无疑是非常热闹的。很多人说不就是农村酒席吗?这有什么好说的,但事实上千万不要小看农村这种酒席,办一场不错的酒席下来也需要花费不少的钱。
虽然办酒席主要就是图个热闹,但现在却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感农村这种酒席,并且表示农村酒席已经变了味道,完全不是以往的那种感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也与很多因素有关,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酒席当中出现了这三大怪象,快来看一下你有没有遇到过?
1、办席频率越来越高。
在以前的农村基本上只有红白喜事才会办酒席,毕竟那时候的人认为,婚丧嫁娶才是人生大事,其他的事没必要这样大肆铺张。只需要自己在家里聚一下,热闹一下就可以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家庭的条件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好,于是他们有什么喜事都会摆席,比如说:老人寿辰,买新房,孩子考上大学。
好像任何事情都能够成为摆席的理由,这时候有人就会问了:既然摆席花费这么大,为什么还有人费尽心思要摆席呢?其实导致摆席频率越来越高的原因是由于高礼金在作怪。当你去参加别人家的宴席时,就需要支付一定的礼金,在刚开始的时候,礼金仅仅只是一个心意而已,有多少算多少,不会有人太去计较礼金的金额问题。
毕竟大家吃的都只是一个心意而已,但现在礼金已经远远不是当初那样了,动不动就几百上千元。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普通家庭很难能够支撑得起送礼的费用,而这些费用在出出去之后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回到自己手里。为了延短资金的交易时间,有些人便想出了摆宴席的方式去变相收回礼金。
2、吃席的人越来越少。
对经常去吃农村宴席的朋友们来说,也都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菜品变得越来越丰盛,而吃席的人开始越来越少。要知道在以前的农村,办宴席并不太讲究规格,本身就是图个热闹。而现在的宴席不仅要求规格高,菜品也变得越来越丰盛,如果别人家有的你没有就会被笑话。
但即便宴席的规格提高之后,吃席的人反而变得越来越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因为很多农村人外出打工回不来所导致的。哪怕真的有喜事需要回来的话,不仅路途折腾,还可能导致额外的花费增多。在这种情况之下,绝大多数人都是人到礼不到,这样一来没有人的宴席也吸引不到什么人来了。
3、打包行为愈演愈烈。
在农村宴席上,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年人参加的,而这些老年人也是经过艰苦岁月走过来的,他们对于食物格外珍惜。当看到宴席上的食物时,也会出现打包的行为,希望能够将这些没吃完的东西带回家中,但这样的行为却并不被年轻人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