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麦收时节丨老王的夏收:老麦客,回河南!

   日期:2023-06-09 09:40:1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麦收时节丨老王的夏收:老麦客,回河南!

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记者李凡 河南台记者朱奕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当前全国麦收进度过六成,进入作业高峰期。湖北、河南、山东、河北……这张收获高峰的推进图,正是许多跨区作业农机手的线路图。

来自山东的“夫妻档”农机手王孝滨、王爱学,刚刚完成在河南周口的麦收订单。驰骋麦田26年的老麦客,以专业和责任感,为下一次收获续约。特别策划《麦收时节》持续聚焦“老王的夏收”,9日推出《老麦客,回河南!》。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黄集乡毛庄村村口。农机手王孝滨是山东人,这是一份工作,也是一次“回来”。

李爱华:回来了王师傅!

王孝滨:来了,老李,你好,今年来得可不容易了……

迎向王孝滨的是毛庄村村民李爱华。

王孝滨:好,我看也差不多能收了……

毛庄村的麦子,王孝滨收了十多年。李爱华知道,收完河南,王哥下一站是老家山东淄博,再下一站是河北。

李爱华:可以说人家都等着他收,因为他干活干得漂亮,反正我们这村也就是有500亩地,最后收完了之后才回到他老家。

王孝滨的搭档是妻子王爱学,走南闯北26年,王哥开车,王嫂负责和农户沟通、测量麦田等。

雨后天晴,麦秸秆还有些湿润。下地之前,王孝滨专门换上了新的割刀。

王孝滨:刚换了个刀,检查检查,新刀有点磨合不准。

记者:换个新刀片是会好一点儿吗?

王爱学:它会快一点儿。倒,都往那倒……

收割机穿梭于滚滚麦浪,妻子王爱学紧跟其后,一眼不错。

王爱学:看看地里有没有粒儿,再调一下筛子……

王孝滨操纵着收割机前进、转身、倒退,灵活自如。王爱学在麦田里看着表,计算着一亩地的收割时间。对于几十年的老把式,“又好又快”本不算难事。麦是好麦,人是高手,剩下的,是争分夺秒。

王爱学:288块,8块钱的零头不要了。你要合他们心意,钱还得到位……

晚上8点半,天已黑透,夜空开始掉下雨点。这场雨下得比预期长了一点。第二天傍晚,雨终于停了。一天里,不时会有农户来问王孝滨,能不能下地?王孝滨的答案是,能收,但咱们不能只看眼前这一天两天,夏粮过去还有秋粮。

王孝滨:强收能收,地里边(车)压这么深,到处都是沟,你种下一季的玉米播种怎么办?

王哥王嫂也悄悄算着数,去年新换的大型收割机,一天起码能多收50亩地,两天之内把剩余的麦田收割完毕,不成问题。

说两天,就是两天,“收得又好又快”的夫妻档,又多了一条评语,“对咱的地负责”。王孝滨说,麦客就是到别人家帮助收麦的客人。现在做完客,他要启程回老家山东了。

王孝滨:回山东老家把我自己家的麦子收收,在我们本地收收,回家的路特别近,特别快。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