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农村公路列养率和日常养护覆盖面均达100%
大众网记者 刘元迪 临沂报道
6月9日,临沂全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平邑县在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众网记者从现场获悉,平邑县创新养护机制,集成提升路容路貌标准,农村公路列养率和日常养护覆盖面均达到100%。
平邑县实行“政府领导、行业管理、分级养护”的养护机制,由原来一个部门几十个人的一条线养护变成由交通局牵头,与路长、群众、专业队伍大联合的“面上”养护。一是养护体制市场化。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实施“专业化管理,公司化养护”。县道养护,聘请3家专业化养护企业参与,根据公路所处的地理位置、所承担的运输任务和发挥作用及道路等级,划分为4个类别,根据道路类别及养护里程支付日常保洁费用;乡道、村道全部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公路列养率和日常养护覆盖面均达到100%,优良路率以上比例达到85.92%。二是养护考核规范化。将养护工程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县道每年10000元/公里、乡道6000元/公里、村道3000元/公里的标准落实养护资金。县道养护企业实施周暗查、月督导、季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杜绝“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纳入全县对镇街年度综合考核,依据《平邑县公路“路长制+”绩效考核办法》,月督导、季考核、年评议,根据成绩分别给予各镇街50万、40万、30万元不等的奖励。三是养护手段机械化。委托专业农村公路路况检测机构,对农村公路路况进行自动化检测,全面、细致、准确掌握农村公路路况质量,为科学指导养护施工作业、提高辖区内道路病害修补质量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