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单县精准把握农业生产托管精神实质,强化工作措施,积极开拓创新,因村施策、整村推进,探索推行“一乡一组织、一村一方案”经营模式。高韦庄镇作为农业托管服务的先行者、新高地,积极探索“农业托管+种养循环”发展新模式,通过“党委统筹、集体托管、技术主导、种养循环”的方式,进一步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机收减损等生产服务,精准解决农业种植缺技术、缺规模、缺科学管理的难题,推动科技化、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种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好耕、种、防、管、收一体化文章,实现了农业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群众四方共赢。
集体托管,降低生产成本。高韦庄镇始终坚持自愿原则,以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与农业公司合作,通过村广播、微信公众号、明白纸的方式,因村制宜,鼓励群众托管土地50000余亩,达到全镇种植面积的90%,由合作社对良种、化肥、农药等物资统一购买,让群众真正拿到低价格、高品质的产品。同时,对播种、施肥、植保、收割、秸秆打捆离田等环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供全程农机服务,通过机械化操作扩大产量、提高质量,每亩增收100多元。今年,二郎庙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统一为农户购买化肥3000袋,每袋不仅以低于市场价20元的价格销售给村民,并且增加了村集体收入5万元,群众不但解放了双手,还可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实现了村集体与群众互惠互利。
技术主导,提高生产质量。为确保托管的土地实现高质、高效发展,高韦庄镇指导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农业公司合作,针对不同的土壤性质指导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红薯、大豆、棉花等粮食经济作物。根据不同农业节气,高韦庄镇组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全过程对选种要求、育种节点、施肥比例、除草剂搭配、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进行科学指导,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农作物增收增产。同时,依托辖区内中鲁恒昌牧业有限公司新添置的15台收割机、6台打捆机、40余台其他机械,开展农机手专项培训,对秸秆留多高的距离合适、收割速度应保持在多少范围内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农机手进一步掌握农机操作新知识、新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作物收割时造成的损失。
种养循环,实现绿色发展。一头是传统种植效益下降,另一头是市场对于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长,支部合作社怎样才更挣钱?高韦庄镇从发展模式上转变思路,推行种养循环模式。中鲁恒昌牧业有限公司主要以鲁西南黄牛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为主营业务,日常需要大量青储饲料,其周围安韩庄村、安庄村、老韦庄村、李子园村、仵袁庄村等19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养牛场签订协议,首先是为其提供青储饲料种植,养牛场给予合作社资金补贴,养殖粪便有机化处理后免费给予合作社作为肥料返田;其次是由养牛场对打捆的秸秆进行回收。夏粮机收市场价一般为80元每亩,养牛场提供收割及秸秆离田服务可给予群众每亩20元的补贴,不但大大节省了合作社秸秆回收成本,还满足了养殖需求,又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最后是附近农户可以到“托牛所”打工,获得务工收入。种养循环模式实现了农产品转化增值,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带动了企业增收,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高韦庄镇通过“农业托管+种养循环”的发展模式,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作物增产增收,探索出了一条集体托管、技术主导、种养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第三方托管公司、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集体、群众四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