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写道:臣本布衣,躬耕南阳。但你要是真把诸葛亮当做一介布衣,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事实上的诸葛亮是名门之后,社会关系广,资源背景深,在那个战乱年代,像诸葛亮这样的存在,随随便便就能碾死一大批布衣。
先来看看诸葛亮躬耕南阳时,拥有多少财产。
首先他在隆中拥有一座房产,还拥有数亩田地。因为诸葛亮经常外出游玩,也经常和朋友们在一起高谈阔论,所以诸葛亮是不可能亲自下地耕田的,而这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所拥有的这些田地,是由其他人来为他耕种的,也就是说诸葛亮未出山之前,他还是个地主。
在封建时期,地主的身份地位是不得了的,从这一现象就能看出,诸葛亮压根就不是布衣。
再来扒一扒诸葛亮的家庭关系。
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在西汉汉元帝时期,担任过司隶校尉。在汉朝,司隶校尉的职责是,监察京师及周边地区的官员。放到现在,就相当于北京市的检察院检察长,或者是北京市的纪委书记,论行政级别就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
有这么一层关系在,诸葛丰的后人们也不会混得太差。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担任过兖州泰山郡的郡丞。在东汉,州相当于现在的省,郡相当于现在的市,而郡丞的职责是辅佐郡守,放到现在就相当于副市长,也就是副厅级干部。
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也就是诸葛珪的弟弟,担任过豫章郡的太守,放到现在相当于市长,也就是正厅级干部。可想而知,诸葛亮的父亲、叔叔都是身居高位,他又怎么可能会是一介布衣呢?
再说说诸葛亮到荆州后的情况。
诸葛亮跟随叔叔诸葛玄到荆州后,他的大姐嫁给了荆州望族的蒯祺。这个蒯祺先后担任章陵太守、房陵太守,这放到现在都是市长级别的职务,都是正厅级干部。
除此之外,蒯祺所在的蒯氏家族,更是荆州当地的四大家族之一,即便是刘表,在面对蒯氏家族的时候,也得客客气气的。
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德公饱读诗书,是荆襄名士,即便是刘表,也因为敬慕庞德公的学问,多次上门拜访,希望庞德公能出仕为官,但还是多次遭到了庞德公的拒绝。
试想,庞德公要是没有足够强大的底气,哪里敢拒绝荆州土皇帝刘表的邀请呢?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那也是荆襄名士,是荆州的上流人物,他的学问也是让许多人敬佩的。更重要的是,黄除了黄月英外,黄承彦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刘表当小老婆,从这一角度上看,诸葛亮还得称呼刘表一声姨夫。
另外黄承彦的妻子是蔡氏家族的人,他还是蔡瑁的姐夫。而这个蔡瑁掌握着荆州不少的军队,是实权派人物。
从这就能看出,诸葛亮在官场上、在文化界都拥有十分强大的人脉关系。再加上他还是个小地主,他又怎么可能会是一介布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