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甘肃民乐:从“汗水农业”走向“智慧种田”

   日期:2023-06-14 17:22:1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甘肃民乐:从“汗水农业”走向“智慧种田”

央广网兰州6月14日消息(见习记者逯文婕 通讯员王晓泾 史婷)近日,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新天镇骏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千亩玉米种植基地里,一架大型植保无人机来回穿梭,喷洒着雾状营养液、除草剂……

植保无人机正在玉米地里喷洒营养液(央广网发 曹芬华 摄)

“以前人工施肥、打农药,上千亩地要40多名工人,花费大半个月的时间,现在两三天就能干完,效果很不错。”新天镇骏鑫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爱年介绍,与传统人工喷雾器相比,植保无人机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可规模化作业等特点,大大增加经济效益。

走进南古镇杨坊村的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高大上”的智能灌溉系统让这里的2500亩土地成为全县有名的高标准示范农田。

“打开水阀,滴管就把水肥精准输入每一株马铃薯的根部,全部农田灌溉一次由过去的3至5天缩短为现在的48小时,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南古镇杨坊村种植大户钱虎年自豪地说,“采用科学滴灌的方式,一亩地能节约近一半的水,再加上节省的人工等费用,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

南古镇杨坊村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央广网发 王晓泾 摄)

为高效利用干旱区宝贵的水资源,民乐县大力推广马铃薯垄膜沟灌种植技术和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有效提高了水分、肥料利用效率,马铃薯亩产量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民乐县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示范面积5.4万亩,平均亩产为3080公斤,马铃薯全生育期节水40%,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20%,实现了控水、控药、控肥“三控”目标,每亩节本增效800元以上。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