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令狐卿
视频 | 庞珊
近日,媒体报道的云南泸沽湖和梅里雪山两条新闻,都令人糟心。
有自驾博主沿S307省道路过泸沽湖,但不进景区,被预收70元,得等他一小时后驶过景区路段,发定位给景区人员才能退还预收费。
梅里雪山经营公司则沿214国道修建了围墙,游客要看风景,必须买票到指定观景台才行。
此举引发众多吐槽。有人说,这种旅游经营的“吃独食”做派,表面是对游客的不信任,实际上是拿捏游客,是吃定游客的做法。有人调侃,这些举措形似“此山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不知道想去当地旅游的人,看到这些做法后,还有观光的兴致吗?
泸沽湖
对于预收费和建围墙,旅游公司和当地政府都给出了理由。
泸沽湖景区说是为了区分游客和过路客,更为了杜绝借口过路、占便宜的游客。梅里雪山那边给的理由更宏观,说是旅游公司和村民共建,要反哺村庄,扶持当地农村发展。
这两套说法都带着道德绑架的意思。好像只要驾车路过泸沽湖都是潜在的逃票游客,不答应预收费,就是准备破坏泸沽湖景区旅游秩序。梅里雪山所在德钦县文旅局给出的道德绑架更强,好像不接受围墙就是违背了当地发展蓝图,是跟村民致富过不去。
但自从黄河壶口瀑布沿路建围挡的事闹开后,很多人对上述的理由,都不是很信服。有人干脆说,这不就是以前那种承包整个古村落,然后独家收费的旅游经营模式吗?只不过现在被围起来的是名山大川,要是珠穆朗玛峰能给围起来,他们也能干出这事。
同黄河壶口瀑布一样,云南泸沽湖和梅里雪山,都是大自然的赐予,理应全民共享。如果景区处在封闭的区域,当地向游客收点管理费,还能理解。但这些景观明明是开放的,在省道沿途附近,游客边开车边欣赏沿途风光,或者驻足远看雪山,没有给景区造成任何负担,也不用景区付出额外的代价,也好意思收费?
梅里雪山
所以,重要的根本不是防止逃票、村民共富那些言不由衷的好听话,无非就是承包景点的公司和当地结成利益共同体,各司其职地实现旅游公司利润最大化。
有条件的沿途设围墙,没条件的,还难为他们想出在“1小时内穿行通过景区可退费”的办法。听工作人员解释,好像省道国道修到泸沽湖,经过梅里雪山,方便很多人占便宜,增加其管理负担,对“山大王”们真是不幸呢。
景区就没想过,这样的吃相,会影响游客心中云南旅游的美好滤镜?
此前,云南发生过多起导游痛骂游客不花钱的恶心事,查处时都会归咎为导游个人素质堪忧,导游公司管理不当,但实质上是急功近利把游客不当人、当成财源的思维所致。
同样,这种“占山为王”搞旅游的模式,何尝不是把路人和游客当成“待宰的羔羊”,想方设法让其贡献旅游收入?
当然,地方上对泸沽湖和梅里雪山的垄断经营和豪横作风,不代表云南的全部。那么大的云南,也不全都是霸住景点求发财的急切模式。偌大的洱海也没见大理建围墙,游客可以开车也可以骑车自由游览。可见在景点与游客的关系设定上,除了明目张胆地收费,还有其他符合常理的正常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