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让农户心里更有底,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金融助力

   日期:2023-06-15 01:39:5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让农户心里更有底,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金融助力

农业如何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特别对传统小农户来说,遇到天灾更需要收入保障。谁来护航?日前,“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走进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这个问题寻找金融业的答案。

据介绍,去年5月,平安产险阳江中心支公司在省内率先开出首单商业性水稻收入保险,为阳春市明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托管生产的104亩水稻田,提供近10.4万元的风险保障。有了这份兜底,不仅提高了农户抵御水稻种植自然风险能力,保证了农户收益,还提高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为保障农业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水稻收入保险与普通水稻补贴保险不同。普通的水稻补贴保险按照水稻生长周期损失进行理赔,比如水稻移栽成活后,如果在分蘖期受损,就算全部损失了,水稻补贴保险也将按照保险金额的50%进行赔付,难以弥补农户的成本支出。而水稻收入保险保的是每亩最低收入,可按照保险金额的100%进行赔付,从而最大限度保障了农户的收益

水稻收入保险是该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金融和绿色保险的重要创新举措。近年来,中国平安大力推动“保险下乡”,让保险走进田间地头,推进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不仅如此,随着防灾减损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保险公司“保防救赔”一体化逐步得到推广,农户除了用“赔不赔”来衡量农业保险“好不好”,还对农业保险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为广东进一步“扩面”打下了基础,也给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平安产险打造了“智慧果园”,诚达丰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少锋展示200亩火龙果生产基地实时监控平台上的数据:温度、湿度、日照、土壤、气压、风速应有尽有。

“怎么种心里更有底了。”他说,“过去保险公司一年下来只和农户见一两次面,现在他们经常来看看我需要什么帮助,有时候带专家,有时候带技术。”

从风险的“等量管理”进入“减量管理”,让保险公司和农户不再是利益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有着共同降损增收目标的“一致行动人”,能够形成“三农”受益、企业微利、政府满意的互利共赢局面。

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魏安源介绍,该公司打造灾前风险识别预警、灾中监测防御、灾后救灾复产快速理赔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同时,汇集广东近30年风灾、暴雨、高温、干旱、霜冻等主要灾害的气象数据,建立了全省到镇一级的气象风险区划地图,协助保险行业制定“种植业农业保险风险地图报告”,助力行业“实现由灾后补偿向灾前预防升级”。

此外,平安还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全流程农业保险服务。以水稻收入险承保为例,传统农险需手工填写大量资料,手续繁杂、服务方式单一。平安产险率先建立了全流程的农业保险线上化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承保理赔服务

农险承保时,业务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操作,几分钟即可完成线上投保,基于人脸等生物识别技术可简化信息录入等流程,证件上传和票据识别时间仅0.4秒,准确率超98%。较传统的人工核保方式可节约80%的时间成本和50%的人力成本。

南方+记者 肖文舸 张艳 尚黎阳

【作者】 肖文舸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