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志
路边停车2天收费348元,“停车刺客”又现身了,这次是上海。
据媒体近日报道,上海市民张女士收到这份账单后,不明白为啥会“这么多”。她所停靠的栖霞路(东方路至福山路),正是上海近年来大力推动建设的智慧道路停车场。
前不久,南宁天价停车曾引发巨大关注,一天收费上百元让很多当地市民直呼吃不消,没想到上海的更高。当然,和南宁相比,上海人更多、收入更高,停车位又紧张,停车费更高并不奇怪。
但路边停车是民生工程,采取高收费来调节资源的使用时,这种市场化的价格杠杆机制是否合适,还是要打上一个问号。
据报道,这段停车区域路边公共车位本身就少,周边小区正大面积改造,停车位大量减少,原本有固定车位的车主,只能停到路边临时车位。在此情况下,停满一天要150元,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当地居民提到一个细节,以前人工收费时,停车时间长还有一口价优惠,而改成智慧停车后,单日费用就上不封顶了。
(图文无关)
那么,收费标准的更改有没有经过相应程序?
按照去年发布的《上海市道路停车场管理规定》,“道路停车费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具体收费标准和计费办法,“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市交通委、市道路运输局按照区域和时段差别化的原则予以核定”。
“予以核定”,当然不是想怎么收就怎么收,因为道路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定价上也应该维持一定的公益属性。同时,价格的确定、调整,要有公开的听证程序,保证市民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
南宁慧泊停车风波后,当地就宣布要召开听证会。公众自然也好奇,上海有关方面在更改收费标准前,有没有积极征询市民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据媒体查询消息,得知该处停车点协管单位为上海浦保停车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全资下属公司。
按照《上海市道路停车场管理规定》,对道路停车场,“委托符合要求的单位作为道路停车场管理者,具体开展道路停车场运行管理和收费服务”。
浦东分局的下属公司进行收费管理,合规吗?有没有经过采购招标程序?
停车位紧张,是大城市的普遍现象。有人认为,如果停车费过低,一些车辆会将路边的临时车位当成长期固定车位,影响停车位的使用效率。但反过来,收费标准太高,也可能会让一些车主将车停在没划线的路边,加剧违停现象,影响道路安全。
所以,要提升车位利用率,既要鼓励大家绿色出行,也要减轻收费负担,避免造成利用管理权力敛财的质疑,在满足市民停车需求和公共资源收费之间,做好平衡工作。
比如,在长期规划上配套更多的停车位。同时,收费不用太低,但可以设置一个封顶金额。
新闻里也提到,在浦东发改委官方微信对道路内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的介绍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区域的包月收费标准,价格从200元至400元不等。但周边小区密布的栖霞路(东方路—福山路),并未开放该功能。
道路收费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城市治理问题,南宁的教训应该为更多地方汲取,妥善考虑各方利益,找到更稳妥共赢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