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充电基建是最大的瓶颈,但更深层次的忧虑在农村消费力和对电车的观念
文 | 邓霞
编辑 | 施智梁
新能源车在中国很卷,但你知道在广袤农村的普及率是多少吗?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给出了答案,2022年中国农村地区新能源车渗透率只有4%,远低于行业总体25.6%的水平。他是在2023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上透露这个数据的。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视频致辞)
近日,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江苏惠山、湖北荆门和海南琼海三地正式启动。作为扩大汽车消费、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车推广的重要活动,工信部和中汽协等多名专家领导致辞,共商新能源汽车下乡新思路、新方案。
▲ 江苏惠山,2023新能源汽车下活动启动仪式主会场
自2020年7月起,多部委发布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至今,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已经连续举行了三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无锡站致辞道:“三年来,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走过10个省(市),开展了17站活动,发布了6批下乡车型目录,近200款新车,下乡车型实现销售超400万辆,成为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热点和亮点。”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
乡村地区的市场潜力远远不止于此。“受适用车型不多、流通渠道不畅、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农村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尚未有效释放。”辛国斌指出,2022年,中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农村地区汽车总销量的4%,远低于行业总体25.6%的水平。
这并非是中国农村消费能力的问题。中国农村存在5亿多的消费者,一直是中国消费端的主力。只是就目前来看,这部分潜在消费者在新能源市场中尚未完全转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向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农村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不到10%,但目前(1-5月份)的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平均已经达到27%。所以农村这边应该说还会有很大的一个空间。”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
新能源汽车下乡,还有哪些路要走?
首先,军马未动,粮草先行。推广新能源汽车下乡,有充足的充电基础设施作为配套支撑是关键。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介绍,目前中国县级以下公共桩总数仅占全国公共桩总数的9.45%,总体数量较少。
▲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日前表示,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是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一大制约瓶颈,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已成为制约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堵点”“痛点”。许海东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提前布局充电基础设施,既方便新能源车主在乡村走亲访友,也能帮助电动汽车在农村物流中的进一步发展,对新能源汽车下乡有着积极作用。
阻力不止于此。许海东还提到,除基础设施外,农民消费者收入水平、新能源汽车普及力度等因素都会对新能源汽车的下乡产生影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数据,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45。同时,相对于燃油车而言,新能源汽车目前的市场价格不占据优势。为此,许海东表示,“我们未来怎么去改善底层农民的收入,或者说通过共同富裕让他们的收入能够上来,这是最核心的。”
▲ 启动仪式合影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农村的宣传普及力度也亟待加强。目前农村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还缺乏一定的了解。许多农村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还停留在铅酸电池时代,对新能源汽车还存在着“电动汽车的电池容易着火”等消极的刻板印象。
新能源汽车现有的技术水平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农村,尤其是西北农村的发展。人口少、长途多、冬天温度低等西北农村现有的特点,无一不考验着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能力。“但是混动汽车正好在这三方面做了补充,所以未来在农村很可能是混动汽车代替燃油车。”许海东表示。
-END-
责编 | 赵成
转载合作请联系:lixq_12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