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
新闻发布会召开
6月20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主持人: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大同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殷雪年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
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是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实事。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便于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相关工作情况,本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大同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雁宽同志,农村水利科科长李金彬同志,农村水利科副科长宋天宇同志,水利管理科副科长薛国君同志,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副主任张志同志也出席了本场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议程有两项。首先,请王雁宽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大同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雁宽: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市水务局党组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大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农村饮水安全是历届大同市党委、政府关注的民生问题,我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经历了“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农村饮水从“缺”到“有”,从“有”到“优”,成就了大同水利人不懈努力的辉煌历程。
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全市农村水利工作者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精准摸清底数,突出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启动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按照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圆满完成巩固提升任务,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建成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全市共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36处,农村饮水受益总人口158.66万人,集中供水率达95%,自来水普及率达94%,有效保障了农村群众用水需求。
二是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面提升。2016-2022年全市累计巩固提升1379个村、116.09万人农村饮水问题,其中:脱贫村599个、脱贫人口29.14万人,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面提升。
三是全面解决农村饮水氟超标问题。通过更换水源、安装水质处理设备及移民搬迁三种方式,覆盖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水质超标173个村、13.88万人,全市农村饮水氟超标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王雁宽同志的介绍。
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各位记者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开始提问。
山西日报记者:
农村饮水事关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请问,大同市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谢谢!
大同市水务局农村水利科副科长 宋天宇:
我市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任务中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统筹制定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方案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提高全市农村供水服务保障能力,市政府印发了《大同市关于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从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水质检测、水源地保护、水价制定等方面,对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着力提升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助力全市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二、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
首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农村饮水安全的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管理机构、人员经费、职能分工等统筹管理工作。其次,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的前期工作、工程规划、组织实施、技术指导等监管工作。第三,供水单位负责工程供水保障、水费计收、维修养护、水源巡查、水质检测等运行管理工作。
三、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三项制度”
一是运行管理机构已明确,各县区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统筹将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职责落实到改革单位,负责指导县域内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二是《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办法》已经县级人民政府制定印发实施,明晰了农村饮水工程产权,明确了运行管理主体、管理职责,落实了维修养护、水质检测、水源保护等有关规定。三是运行管理经费已写入《县级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办法》,通过水费收取提留、县级财政补助,在政策层面上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经费。
四、延伸拓宽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平台”
一是建立管水台账。各县区建立了乡镇和村级管水负责人名单和联系方式台帐,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延伸至乡镇政府,单村供水工程延伸至村委会,压实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责任。二是建立供水工程名录。按照工程名称、所在位置、管理责任人、服务电话等内容,各县区已建立农村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名录,并录入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夯实了农村饮水安全行业监管基础。三是制定供水应急预案。各县区分析研判本区域农村供水特点和常见问题类型,科学制定了县级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合理规范旱涝灾害、水源污染、管网爆管、水量不足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通过采取及时抢修、启用备用水源、拉水车送水等方式,提高了应急条件下的供水保障能力。
五、现场观摩推进运行管理水平提升
为巩固拓展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我市在灵丘县召开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了灵丘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亮点工程,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单位进行了经验交流,通过现场推进会的召开,各县区积极借鉴先进管理模式和推广成功经验,为全市提升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山西法治报记者:
近年来,大同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成效明显。请问,大同市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绩?谢谢!
大同市水务局水利管理科副科长 薛国君:
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水利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全市农村水利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
一是成效考核成绩。2017-2020年,我市连续4年农村饮水安全成效考核位列全省第一方阵;2022年,我市农村饮水安全成效考核第5次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二是举办全国现场会。2018年12月,“全国饮水型氟超标改水现场会”在大同召开,我市在解决农村饮水氟超标任务中,工作扎实、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受到水利部和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三是收获的荣誉。2021年5月,大同市水务局被水利部评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谢谢!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目前,大同市已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请问,大同市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还有哪些举措?谢谢!
大同市水务局农村水利科科长 李金彬:
我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下一步,我们将在严守饮水安全底线、加强工程运行管理、推进提档升级建设方面采取如下措施:
一、坚决守住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底线
找准农村供水存在的风险隐患,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保持动态清零,健全完善应急预案,提升预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确保不出现区域规模性停水断水问题,坚决守住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底线。
二、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落实工程管护主体,优化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农村供水工程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向受益农户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保障。
三、有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
我市率先推动浑源县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县政府主动拓宽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地方债券资金1.2亿元,工程于2022年5月份开工建设,已完成15小区、30个村供水管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56亿元。2023年我们将推进灵丘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初步设计、环评手续、用地规划许可、水资源论证报告等前期工作,加快与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对接,积极推进项目投资落地。今后,我市将继续推进阳高、天镇、云冈、云州等县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
谢谢!
主持人:
谢谢李金彬同志。由于时间的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王雁宽同志的情况介绍和三位嘉宾的问题解答,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
希望新闻媒体加大对我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农村饮水安全关乎民生、责任重大,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监制:殷雪年
审核:李志娟
编辑:刘利峰 张雁君
来源: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