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令狐卿
在网民持续质疑四川大学行动迟缓的情况下,6月21日,川大公布了对“广州地铁构陷偷拍”女生张薇的处分决定。“考虑到该生公开道歉”“取得对方谅解”“双方达成和解”等原因,川大给予张薇留校察看和留党察看处分。
对这个结果,不少网民还是觉得有些“轻飘飘”的。在网民的看法里,张薇在地铁上构陷民工大叔偷拍他,在后者给她检查手机自证清白后,仍遭到张薇训斥,并将自己拍的视频传到网上,以激进女权的姿态发动网暴,攻击无辜大叔,行为令人不齿,性质足够恶劣,严重违背川大研究生的德行,起码应该受到开除处分。
显然,川大在考虑处分方式时,预留了相当大的回旋余地,没有屈从于舆论的压力。川大给出留校、留党察看处分,自然也是可以讲出道理来的,如通报所言,女生已“取得对方谅解”、另外网络爆料提到的保研未发现违规等。如果“就事论事”来看,这样的处罚已经较为严重。毕竟在一般观念里,留校留党察看会记录档案,对其今后就业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不过就此事在舆论场造成的动静而言,要“就事论事”来讨论已经不太现实。一些网友拒绝接受从轻处罚的深层原因,亦即在网络空间用捏造、构陷等手段挑动性别对立的人,不分男女,都应该得到尽可能重的惩罚。张薇既然用激进女权的那一套煽动性别攻击,对她的处分就该匹配她的恶劣影响。
而川大列举的张薇道歉、对方和解等理由,完全回避了她构陷别人所制造的社会影响,网友不服气川大,甚至斥责川大包庇,并不完全是没有道理。对张薇如何处分,应该衡量她构陷的事实,及构陷的影响两大方面。川大如今的处理方式,就只能从受害者谅解寻找从轻的依据,只看行为不看影响。
不满意川大目前处理程度的人所表达的情绪,是基于这样一个逻辑:如果像张薇这样擅长用性别对立来追求利益的人,没有得到过罚相当的教训,对这些年异化了的网络激进女权和网暴起不到震慑作用。近日有男性假装女性挑拨性别对立被行拘,张薇做了类似的事,却全身而退,网民不忿这种反差。
当然,也有人说,假如川大开除张薇,也会助长网络“厌女”情绪,对减轻性别对立同样没有帮助。但只要回到开头的分析,就能发现这种辩解方式有点像诡辩。毕竟,川大对张薇的处分依据是重行为轻影响,而构陷行为与恶劣影响都是事实,川大只不过挑了有利于维护从轻处分的“事实”罢了。
无可置疑的是,川大对待张薇的“柔情”已经遭到不少群嘲和抵制。甚至张薇所在的新闻学院也会受到连累,最近有关新闻学值不值得报考的争议很大,张薇及校方的所作所为,必定会为这场争议提供黑材料。这可能是川大也不愿意看到的,在此事件中要付出的代价。总之,这样一个受争议的处理结果,很难为此事画上句号,川大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会被此事绑定,接受人们的评头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