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喝了几十年的散酒,为啥以前没事,现在很多专家却说不能喝?
专家说的话,从神话到废话,到了如今很多却成了笑话。
散装酒,作为一种销售形式和形态,可以说流传了千百年的时间,只不过古代喝的酒是黄酒,如今喝的酒是白酒,都是粮食发酵、酿造而成,新中国解放后白酒行业快速发展,但是几十年以来,散酒都一直存在于白酒市场当中。
散酒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因为没有品牌、包装这些附加价值,到底值多少钱,完全凭品质说话,品质高的散酒,自然会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和信赖,品质、口感差的酒,说出天花乱坠也不会有人买。
对于官场,商场应酬的人来讲,喝得不是酒,而是牌子、面子,基本不会选择喝散酒,但是对于一部分实实在在有喝酒需求的人来讲,尤其是农村,乡下的一些体力劳动者,或者是长辈人,散酒则是再实在不过了。
然而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各路专家都跑出来建议老百姓不要喝散酒,甚至建议取消散酒的销售。那么从新中国解放以来,喝了几十年的酒都没有问题,为什么突然之间在专家的眼里散酒就不能喝了呢?我们先来看一看专家的几个出发点。
❶散酒不健康
这第一种说法就是散酒不健康,因为目前销售散酒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小作坊,正规的酒厂,白酒都是以瓶装的形式进行销售,因为这样附加值会更高一些。
而小作坊的酿酒环境包括卫生条件有一定的限制,技术上也有一定的局限,因此粮食在发酵的过程当中,一旦杂菌超标,酿出的酒甲醇、杂醇也会超标,时常会有喝完散酒口干、头疼、宿醉等不舒服的情况。
❷散酒不安全
散酒在流通环节中不易于监管,每年都会检查出添加剂超标,甚至酒精度数虚标的情况。
另外就是散酒没有专用的盛放容器,很容易跟食用酒精甚至工业酒精发生混淆,2022年的3月份,泸州就曾经发生过一起误把醇基燃料当散酒喝的恶劣事件。
由此看来,专家的担心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然而通过种种迹象表明,专家担心的一些风险,其实只是一些个例,通过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以及对市场的监管,完全有条件去解决这些问题,采用一刀切的处理方式,显然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
对于专家所提出的散酒不能喝,取消散酒销售这个问题,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