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酒席“遇冷”,曾经热闹万分,如今少人参加,到底发生了什么
人间烟火,还看农村。
大概也就十几年前吧,记得当时的农村酒席还是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热热闹闹,非常有人情味和烟火气,也是很多人的难忘回忆。
可就在近几年,有不少人发现,农村的酒席越来越冷清了,来的人少了,大家也不咋说话,甚至连酒菜都不怎么吃了,这背后,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1:村里没人了
这些年,农村老乡为了让下一代成才,为了过上好日子,出去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平常居住在村子里的,就只有老年人。
有些人开春就走,过春节才回,一年都在家里待不了几天。
而像酒席上搞气氛、划拳喝酒这些,还得看年轻人,如今都不在家,怎么还会热闹呢?
就算是没出去的年轻人,一年四季也是为了搞钱奔波,哪怕坐上酒桌,也是吃几口饱了就马上去赚钱,真的是没时间在这耗!
2:大家有钱了
话说以前的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吃席呢?还不是因为日子苦,条件差,平常吃不到好东西,只有村里办事吃酒席才能开顿荤。
在当时,据说有些人开席一两天前,就开始少吃饭,为的就是能在当天多吃点好东西。
可是现在呢,大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不仅吃得更精细了,也更注重饮食养生了,别说肉没人吃了,就算你是海鲜鲍鱼,如果做的不对口味,照样没人尝。
而且,现在家家户户基本都买了私家车,开车不喝酒,所以酒席上喝酒的也不多了,如此也就不如以前热闹。
3:乡村人情瓦解了
农村是典型的人情社会,十里八乡,人情往来,以前人的名声最重要,会做人是第一要务。
可是现在呢,金钱至上,不管你人品怎么样,邻里相处得如何,只要你有钱,那就是成功。
大家都在挣钱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底,自然也就少顾忌人情往来,像老家酒席这种,也是能不来就不来。
再者,随着年轻人外出上学,很少待在家里,长大后回村子认识的人很少,就算坐到同一个酒桌那也是陌生人,谁都不搭理谁,想热闹都难。
除此之外,农村一些酒席的办事人为了省钱,酒菜规格太低,也是酒席遇冷的一大因素。
现在的人吃过太多好东西,见多识广,就拿酒席上的用酒来说,如果是准备的勾兑酒、贴牌酒一眼就能认出来,这酒还怎么喝?还怎么能热闹?所以建议想省钱的办事人,一定要选择质优价美纯粮好酒,才不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