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洪斌 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陈洪斌
自6月20日以来,中国北方地区高温天气持续发展。数据显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已有21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37℃以上高温影响面积约为45万平方公里,40℃以上的影响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
我们查阅气象历史发现,这种极端炎热天气在历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极值。
最近一段时间跟踪的全球气象数据显示:北大西洋冰层厚度现已达到历史最薄的一个时间点,而包括北大西洋在内,全球海洋温度都达到历史极值。
陆地方面,卫星热感地图显示加拿大及西伯利亚温度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极值。西伯利亚的终年冻土层开始融化,释放出大量甲烷、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极端天气下,市场存在哪些交易性机会?
我们通过梳理中国过往投资历史数据发现,与近期比较接近的气象表现大约在2015年年末和2016年年初,当时极端天气造成了全球大量农产品和矿产品显现短缺。
主因是全球温度升高以后,大量地面水分被蒸发到空气中形成雨水后再下落,这本是地球自我降温循环的一个良好过程,但问题在于这种循环水蒸气上升、雨水降落二者并不能实现均衡。一旦这种极端炎热天气过后,很快各地会不同程度出现洪涝灾害,造成“旱的地方旱,涝的地方涝”。
这种极端天气会使全球农产品,主要包括大豆、玉米,以及一些糙米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同时矿产品价格(如煤炭)就会因极度紧缺显现价格上涨。
如全球主要煤炭出口产地如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的产出量就有可能下降。且极端天气下,这些国家的矿井等基础生产设施就要受限,大雨造成土地泥泞,形成恶劣的交通条件,给煤炭资源装船运输带来阻碍。
欧洲能源危机使不少国家不得不重新启用煤炭作为能源供应,再加上欧佩克减产导致原油价格上涨,不排除在特定时间内,煤炭价格很可能再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国内历经多轮电力供需关系紧张之后,电力板块可能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2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在电力供需紧缺态势下,煤电顶峰价值凸显,电力、煤炭板块值得关注。
在A股相关概念里,包括一些防汛抗旱、制冷的设备,制冷剂、消防器材剂等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