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孟维仑 通讯员靳雪利)“俺家的2亩土地流转给昊霖农业公司,流转费给了1200元,然后俺又给他们打工,干一些红薯插秧、浇水、打药的农活,每天还有60元工资,这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好事。”近日,正在红薯地里打药的武安市徘徊镇铺上村村民赵三柱说。
据武安市徘徊镇人大主席魏强介绍,全镇采取“流转+”的发展模式,流转土地1000余亩,由村集体牵头,龙头企业主导,公司化运营,以种植连翘、元宝枫、瓜蒌等中药材和甘薯、朝天椒等特色种植为重点,每亩新增收入6000元。
武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杰介绍,近年来,武安市把土地流转作为乡村振兴切入点,积极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农户把土地使用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流转,发展规模化种植,在提高土地效益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全市流转土地88134亩,集中经营涉及大户177户,其中种植规模在50亩至100亩的38户,100亩至1000亩的124户,1000亩以上的15户,进一步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宋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