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玉溪农业如何从传统迈入现代化?这场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日期:2023-06-30 02:20:11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5    评论:0    

原标题:玉溪农业如何从传统迈入现代化?这场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菜果肉蛋,既是人间烟火,也是关系中国人饭碗的“国之大者”。在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历史节点上,玉溪农业将有何新作为?6月29日,“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玉溪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破局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在玉溪市举行,会议介绍了玉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破局发展的思路。

“菜果蛋花”种养规模及产量居全省前列

“优势特色产业量效齐增、绿色有机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农业科技发展态势越来越强劲。”发布会上,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春平总结了近年来玉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他说,近年来,玉溪初步构建了加工型、外向型、高效型、生态型、科技型、特色型的农业新格局。

据介绍,玉溪市是首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玉溪比国家要求提前4年实现化肥农药投入负增长,全市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1.54%;在“三湖”流域调整种植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28万亩以上,“三湖”流域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

截至5月底,玉溪新获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等19家企业84个产品,持有效证书的“三品一标”合计185家单位547个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和“10大名品”企业全部上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玉溪的水果、蔬菜、花卉、禽蛋等种养规模及产量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046.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58:1,居全省前列,获评云南省“10大名品”数量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二。建成红塔区大营街、江川区矣文村、新平县新寨村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生态农业+N”发展趋势越来越好。

玉溪还制定了华宁柑橘、新平苦瓜、新平橙、元江芒果等农业生产技术标准159项。全市构建了14个涉农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1个(极早熟柑橘)、省级试验站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完成5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农业科技发展态势强劲。

用“工业思维”做农业,加快形成全产业链生态

“玉溪提出以工业化理念推动玉溪现代化农业破局发展,并指明了‘抓基地’这一破局的方法路径。”郭春平说,玉溪将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着力做品牌、壮主体、转模式、深加工、强外贸,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

据介绍,下一步,玉溪将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市场主体倍增、开放农业提升四大“行动”。其中提到,2023年要建成省级产业基地30个、市级产业基地200个、县级产业基地1000个以上;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成500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基地化率达30%以上。玉溪将推进“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每个县(市、区)以“园中园”的方式重点打造一个农产品研发、加工集聚区。到2025年,力争培育超过10亿元的农业企业10户以上,每个重点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全产业链集群带动。玉溪还将培育一批外向型农业领军企业,强化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冷链物流体系,着力提升国内外营销网络,巩固北上广深市场,拓展杭州、武汉等国内新一线城市市场,重点巩固南亚东南亚销售网络的同时,鼓励更多企业拓展中东市场,壮大出口企业,扩大玉溪产品市场影响力、占有率,实现“买全省、销全国、卖全球”,巩固玉溪农产品出口在全省的优势地位。

与此同时,玉溪还将强化现代种业建设、设施装备现代化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其中提到,玉溪将整合信息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构建农业数字化平台,全面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完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创建,有序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这几类农业市场主体可获政府资金补助

今年以来,玉溪市聚焦全市198个脱贫村、1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及143个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优化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导向,以扶优培强100个农业市场主体、重点培养100个农村致富带头人,着力打造100个乡村建设示范点为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财政衔接资金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财政衔接资金将如何支持农业市场主体培育?

“财政衔接资金重点支持具有较好资源禀赋、良好市场前景、带动增收能力强的种养业、休闲农业、‘农旅’融合及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手工业。”玉溪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灿介绍,财政衔接资金支持的产业项目须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重点支持监测帮扶对象和脱贫户。

《玉溪市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中明确:对带动脱贫人口达50人以上且带动其收入增幅达15%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品牌培育、物流仓储等必要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优先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对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5人以上就业,且稳定就业1个月以上的,按月以其支付给脱贫劳动力工资额的15%给予就业奖补;对返乡入乡的脱贫人口首次创办经营实体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通过就业补助资金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毕业3年内返乡入乡创业的脱贫家庭大学生,优先给予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李春丽 杨茜 摄影报道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袁熙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