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重点回顾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非洲最快。人口自然增长率< 0,意味着人口在减少
人口最多大洲是亚洲。北美人口增长,除了自然增长,还有人口迁移。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1、 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2、 世界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
纬度—— 中低纬度地区; 海陆——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地形—— 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
a.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干 b.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湿
c.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冷 d.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高
3、 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就业困难、住房条件差、交通拥挤、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加重等。——鼓励生育
人口的增长要与 社会 、经济 的发展相适应,与 资源 、环境 相协调
4、三大人种的重要分布地区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南部、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
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和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非洲(黑人的故乡)南部、大洋洲西北部、美洲部分地区
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没有优劣之分。同一人种在世界上的分布特点:大范围集中,小范围零星。
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新大陆,从非洲掳掠了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美国的很多黑人的祖先都是当时的黑奴。
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
1、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英汉法俄阿拉伯语,还有一个西班牙语)
汉语(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 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和特点:
阿拉伯地区(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如沙特阿拉伯,其宗教活动场所是圆顶清真寺;(开斋节、古尔邦节)
欧洲和美洲、大洋洲的人多信奉基督教,如英国和美国等,宗教活动场所是尖顶的教堂;(圣诞节、复活节)
东亚、东南亚一些人信奉佛教(泰国的国教),佛教多塔状佛寺。(浴佛节、盂兰盆节)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
社会条件: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政治因素、政策等
图中2地更能发展为城市
位于河流交叉口,交通更加便利;位置好,距离13都很近,便于人力和物力的集散;平坦开阔,发展空间较大。
2、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3、聚落与环境
热带雨林:双层木楼、高架屋(湿热,防潮防蚊虫)
热带沙漠:墙厚、窗小(西亚北非,隔热,防晒)
黄土高原:窑洞(黄土直立性、降水少)
北极地区:冰屋(严寒。低矮、无窗、保温好)
4.、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①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
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安徽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澳门历史城区。
②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不同
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③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
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01
重点回顾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地球上七分是海洋(71%)、三分是陆地(21%)
1、 看世界地形图 熟记各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能够看图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记忆口诀:“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面积最大4400万km 2)、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广)、欧洲、大洋洲(面积最小900万km 2)
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记忆口诀:“ 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S形)、印度洋(M形)、北冰洋(面积最小)
练习:填出右侧图中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 重要的大州分界线: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喜马拉雅山上升,大西洋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遗迹)、人类活动(如荷兰填海造陆、建造围海大坝等) 。
2、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提出了 大陆漂移说。会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如科学家在南极大陆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
3、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2)全球划分为 六大板块和若干小版块,板块在不断的 运动。(3)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 熟记六大板块名称及相对位置: 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和 南极洲板块
(易混淆)地球上共有6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例如:(1)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 印度洋板块和 亚欧板块不断地相互碰撞,使其不断升高
(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日本处于 亚欧板块和 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即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台湾同理
(3)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红海处于 非洲板块和 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两板块不断发生 张裂运动,所以红海在不断扩张。
(4)阿尔卑斯山(5)大西洋扩张
02
小小练习
1. 中亚各国海陆位置的共同特点是:( )
A.内陆国
B.临海国
C.岛国
D.群岛国
2. 下列国家中属世界最大内陆国的是:(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蒙古
D.哈萨克斯坦
3. 中亚居民信仰的主要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4. 中亚地区缺乏的主要物资有:( )
A.石油和天然气
B.煤和有色金属
C.木材和轻工业品
D.军事工业产品
5.下列海峡、运河中,地处亚非两洲之间的是( )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6.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伊拉克
B.伊朗
C.沙特阿拉伯
D.科威特
7.西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草原气候
B.温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8.被伊 斯兰和、基督教、和犹太教视为“圣地”的是( )
A.开罗
B.耶路撒冷
C.麦加
D.佛教
9. 读“西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是指______洲、欧洲和非洲,“五海”主要为地中海、______海、里海、红海和______海,其中______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2)本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及其沿岸地
【答案】
1-5 ADCCB 6-8 CDB 9(1)亚、阿拉伯海、黑、里;(2)波斯湾
01
重点回顾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具有地方性。举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举例:昆明四季如春、极地全年严寒。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区(颜色越白云层越厚),无云的地方一般是晴天。
3、风向(指风的来向)的判断:有风羽的一头指向就是风向。
风力的判断:一道风羽=2级,半道风羽表示1级。
4、 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
5、空气质量日报:空气污染指数是指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
空气质量的高低,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又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6、人类活动和气候
气候异常带来危害,影响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影响气候(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植树造林改善局部气候,使用清洁能源。
气温的变化
1、气温日变化:一天中,一般14时(午后2时)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
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选取每日四个时刻求平均数(8、14、20、2时,百叶箱测量)
2、气温年变化:北半球气温:大陆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影响。(等温线,等降水量线)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测量工具:雨量器,单位mm)
1、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第一步:看气温曲线图--判断在哪个温度带(看最低月平均气温判断温度带)
第二步:看降水柱状图--判断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 (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 赤道附近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分布于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
南北纬30°~40°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南北纬40°~60°的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典型)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雨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月降水量最多超过5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
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南岛和黑龙江),海陆位置(新疆与北京),地形(青藏高原山地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直方图
▲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
02
小小练习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湿度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甲所示气候类型最有可能分布在( )
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A.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A.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岸
A.南北纬10°—30°的大陆西岸
【答案】
1.B 2.D 3.B 4.A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更多地理相关产品,请扫码了解: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