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秀用使命和担当,向世人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关于优秀黄文秀同志个人事迹该怎么写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优秀黄文秀同志个人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优秀黄文秀同志个人事迹篇1
黄文秀同志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乐百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困难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给予较好评价,对她2019年6月17日凌晨,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黄文秀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楷模,她的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生动回答了新形势下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先进性,如何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等重要课题。她的事迹和精神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直接、最生动的宝贵教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与其让生命在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一天天的耗费,不如像黄文秀同志那样,积极进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脚踏实地,深入群众,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更完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用黄文秀同志的精神指引我前进的道路。
一、是学习她勤奋敬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她热爱农村,扎根基层,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竭诚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我一定要向黄文秀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积极进取,扎实工作。
二、是学习她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的不懈追求。她被选派到百坭村工作以来,一直为百坭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帮助百坭村群众修公路,带领百坭村农民科学种田、发展农业,促进了百坭村振兴和发展,提高了百坭村民的人均收入。我也要从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心系群众,努力奉献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是学习她为民爱民、克己奉公的优秀品格。黄文秀同志在百坭村任职期间,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她为村庄的发展谋规划,为困难村民的生活忙碌,我作为一名干部,也要向黄文秀那样,心系村民,时刻关心贫困群众的疾苦,要有真挚情感、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优秀品德。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我要化悲痛为力量,通过学习黄文秀同志的精神,在现在以及将来的工作中,把黄文秀同志的精神作为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自己前进。
优秀黄文秀同志个人事迹篇2
6月22日上午,百色市殡仪馆,黄文秀的骨灰安放在鲜花翠柏丛中,上面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告别的人群中,一位瘦弱老人久久地凝望着上方的遗像,老泪纵横。他是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
黄文秀生前最后发的朋友圈中,展示了她买给父亲的营养品。身患癌症的父亲明白,除了脱贫大事,女儿最惦念的就是他的安康。
经过两次手术的黄忠杰吞咽困难,但他说自己一定会坚强:“我现在每天都努力吃东西。虽然很难吃下去,为了让文秀放心,我也要拼命吞下去……”
父亲曾这样对女儿说,没有共产党,我们家不可能脱贫。黄文秀选择回到家乡工作,他很欣慰,常常叮嘱她认真为党工作,为群众办事。面对前来慰问的干部,黄忠杰谢绝了慰问金:“我们不能给党和国家添麻烦。这些钱,村里的扶贫用得上。”
父亲懂得女儿的孝心,对女儿帮他圆了第一个心愿而倍感自豪。老人家多年来都想“看看天安门”,黄文秀大学期间边读书边做兼职,省吃俭用存下路费,把父亲接到北京,帮助他实现了这个心愿。
然而,黄文秀没有机会实现父亲的另一个心愿了,老人家还想去韶山瞻仰伟人故居。姐姐黄爱娟含泪说:“妹妹请你放心,爸爸的心愿姐一定替你完成。”
望着手腕上的银手镯,黄文秀年过六旬的母亲悲痛不已。今年妇女节,黄文秀给妈妈买了这一礼物,手镯内侧刻着4个字“女儿爱你”。
黄文秀的同事、同学、朋友们都知道,这个懂事的姑娘深深地爱着她的父母和亲人。但是,作为第一书记,她心里始终装着村里的贫困群众,为了群众,她常常顾不上亲情。
蒋金霖说:“文秀回到家乡参与扶贫是为了知恩反哺,她懂感恩,她对初心的坚守令人敬佩。”
陈月香和黄文秀同一批到乐业县的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她们曾经在一起聊驻村工作心得,共同感受投身脱贫攻坚的艰辛,以及看到群众摆脱贫困的喜悦。陈月香回忆说,夜深人静时,黄文秀会拿起吉他,对着天空的繁星轻声唱几句自己喜欢的歌。
“文秀的生命正值芳华却戛然而止,令人无比伤痛。她坚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黄文秀的好友、曾经在百色凌云县上蒙村担任过第一书记的路艳说,“她是我们青年的榜样,将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作为。”
“芳华虽短,但灿烂地绽放过,馨香永存!”黄文秀去世后,她的朋友李黎看着文秀的画作,忍不住泪流满面。黄文秀留下的两幅画,一幅是父亲背着小女儿的素描,画面温馨动人;另一幅水彩画上,金黄的向日葵正迎着阳光绽放。
优秀黄文秀同志个人事迹篇3
一、一心为民,敢于担当时代使命
榜样力量催人奋进。观看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对我触动很大,她放弃大城市的优越工作机会,义无反顾地来到农村,甘愿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奉献给农村,一心想要改变当地农村的落后面貌。她时刻牢记党的嘱托,传承红色传统,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她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
二、脚踏实地,干事创业为民谋利
榜样力量促人实干。黄文秀同志回到家乡真正践行了为民谋利的初心,干在实处,积极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前,踏实做事,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同样作为一名第一书记,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深知基层工作的不易,在工作中要学习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学习她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学习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真真正正干实事、全心全意为民解难题,真正将工作做到满足百姓的美好需求上来,切实为民谋利。
三、守牢初心,做好住村帮包工作
榜样力量践行为民初心。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在工作中扑下身、扎下根,和群众打成一片,谋划发展致富路,勤走动,多跑路,争扶持,牵好村与派出单位这根线,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帮助帮包村解决村级班子建设的问题,努力提升两委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养殖业为龙头达到集体增实力、农户增收益和产业增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村集体和农户的共赢。
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就要学习她甘于奉献、勇于实干的精神。作为住村第一书记,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努力把帮包村建设成富裕、美丽的新农村。
优秀黄文秀同志个人事迹篇4
为大力弘扬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2019年10月25日,我会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集中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工作,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她带领下,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教育脱贫28户152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209人,共计88户417人,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38万元,实现翻倍增收。她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注重乡风文明建设,成立“乡村振兴、青年作为”小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村规民约吟诵比赛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百坭村获得百色市2018年度“乡风文明”红旗村荣誉称号。黄文秀同志作为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白坭村第一女书记,扎实肯干,认真履行职责,时刻牢记自己党员干部的责任,持续深入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百色爆发巨大自然灾害的时候,她没有退缩,冲在救援的第一线,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虽然黄文秀同志已经不幸遇难,但她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牢记使命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并牢记于心。正是因为黄文秀同志展现出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的先锋形象,会议要求全体党员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学习她忠诚于党、爱岗敬业的优秀品格;学习她心系群众、把困难扛在肩上的工作作风;学习她脚踏实地、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学习她深怀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和砥砺攻坚克难的进取之志。在学习之后,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会深入学习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传递向上的能量,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优秀黄文秀同志个人事迹篇5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何为初心?大概每个人对初心的定义不尽相同。在我看来,初心便是我们初入社会时对自己的期望,是需要脚踏实地去一步步实现的目标,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甘愿为之奋斗终身的信念。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初心是入党时激情澎湃的红心,是随时为国家、人民牺牲的忠贞,是时刻不忘的坚定信仰,是每个共产党员长期坚守敬畏的精神高地。
黄文秀的选择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更是不忘初心的真实写照。黄文秀是大山里走出来的穷孩子,多少年来她一直保持为家乡、为故土、为乡亲们做贡献的初心。研究生毕业后,她有机会留在大城市工作,但是他还是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建设家乡。有同学后来问她这样选择的原因,黄文秀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一句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体现了黄文秀对家乡的深情,也体现了她对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责任与使命感。
黄文秀的选择是一名“先锋”共产党员的选择。在入党申请书中,黄文秀写到:“只有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党的事业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我迫切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始终践行着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西百色,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怀揣“中国梦”的她毅然担当起了脱贫攻坚的先锋。刚开始,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还不够勇敢”,但是慢慢地她跟贫困户越走越近,工作越来越熟练,一周年时,她说“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扶贫路就像新时代长征路,两万五千里长征给我们留下“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宝贵长征精神。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有一批像黄文秀一样的扶贫先锋延续着长征精神,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他们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人,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人,他们是我们应该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