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先进制造业赛道,平顶山新华区跑出“加速度”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冰珂 通讯员 苏丽香
近日,记者走进平顶山市新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只见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道路宽阔平坦,叉车货车川流不息。“近两年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定位,我们先后引进11家总投资近百亿元的产业链项目。”新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先进制造业项目何以青睐新华区?记者在走访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时,“产业转型”“营商环境”被提及最多。
近年来,新华区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作为主导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产业新城为载体,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由“现代服务业大区”向“先进制造业强区”转型发展。
梳理产业编制图谱。新华区在锂电产业链打造上先行先试,推行“链长+链主+联盟”双链作战机制,由县级干部担任“链长”,以国碳纳米等核心企业为产业链“链主”,上下游企业、产业协会、科研院所专家作为“联盟”,梳理出锂电池产业链负极材料、盖帽、电芯加工制造等一大批上下游材料及相关龙头企业。
产业招商聚链集群。围绕锂电池产业链电芯制造核心环节,成功引入河南恒一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日产500万支高倍率锂电池项目,并用四个月时间实现项目投产。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该区相继举办了深圳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招商推介会以及上海招商引才系列活动,先后引进富士达、玺铭电力等20多个锂电池上下游及配套项目,蹚出了一条“无中生有”打造锂电产业链、“换道领跑”提升竞争力的新路子。
芯片产业串珠成链。2022年4月,该区成功引进投资3亿元年产3000万片物联网智能模组的慧奇西美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平顶山市半导体芯片模块领域零的突破,有效填补了市场空白,吸引多家智能制造企业洽谈对接。2023年,先后与郑州潼鹏发展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铸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就芯片维护、芯片回收梯次利用达成合作,推动芯片产业由“点上开花”向“串珠成链”转变。
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保驾护航。新华区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从全区各单位抽调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园区建设指挥部担任项目攻坚专员,制定园区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建立一对一服务企业专班,为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入驻装修、水电保障、招工培训等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项目投产后,按照“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服务精神,打造园区服务“空气”感。
去年初,恒一锂能项目一期投产后,随着产能提升,用工缺口扩大,项目专班在一周内解决了200余人的用工问题。该区还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活动,精准匹配企业用工需求,提前谋划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朴实的干部作风,是吸引我们来这里投资最核心的因素,在这里我们很安心更放心。”恒一锂能项目负责人张新恒感叹。
“传统商业向数字化、信息化商贸业转型和传统工业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转型,既铸就了先进制造业的强筋骨,也点燃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华区区委书记张伟民说,将持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大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浓厚氛围,让广大企业扎根新华、安心发展,在先进制造业赛道上持续刷新“新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