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2022年抗疫最美家庭主要事迹【推荐】

   日期:2023-07-08 19:20:4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2022年抗疫最美家庭主要事迹【推荐7篇】

接触到事迹时不要仅仅只是了解一下哦,还要学习先进背后的时代精神。最美抗疫家庭事迹材料,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年抗疫最美家庭主要事迹【推荐7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2年抗疫最美家庭主要事迹篇1

缪__、冒__家庭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如东县岔河镇中心卫生院缪__、冒__夫妇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作为医院门急诊科护士长、发热病区负责人,从2020年除夕夜开始,冒__坚守在发热病区。疫情期间,她积极参与卡口值勤,一直全力配合院部、感染科、护理部,做好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后勤人员的物资发放和管理,确保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并做好科内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新冠疫情知识和预防感染保护措施。

缪__是岔河镇中心卫生院内科医生。2020年1月,缪__向医院递交请战书,请求赴县定点医院隔离病房工作。在这期间,他参与会诊并成功救治首例新冠确诊病例。

在防疫工作中,他们相互提醒一定加强个人防护,只有自己安全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在逆行的路上,他们是肩并肩的战友,他们坚信抗疫必胜!

2022年抗疫最美家庭主要事迹篇2

包__、徐__家庭

面对疫情,我们国家始终坚持着严格管控、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和有序的生产生活建立了一条坚固防线,如东县中医院肺病科医生包__及她的爱人徐__也在为之努力。

作为肺病专业的医生,包__主动请缨冲到抗疫第一线。她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与同事们在县发热门诊隔离点站上了第一班岗。整晚接诊的患者中有数十名疫区回乡人员,可疑的病情和涉疫行程让她时刻紧绷着神经,她仔细确认患者的行程路线,反复查看病人的影像资料,严格按照疫情防控预案进行判断分析,区分普通症状与可疑情况,及时上报,做好隔离人员的病情追踪,成功克服了心理压力和全身防护带来的身体不适等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在后续的工作中,她还主动参与大豫镇中心卫生院疫苗接种保障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往返于掘港和大豫镇,想着这也是为疫情防控尽的一份力。

她的爱人徐__,在城中街道办工作,主要负责农村地区的交通管控、全民核酸检测等工作。当面临着新的一轮疫情高峰,他从今年年前就加入了街道疫情防控办,积极做好宣传教育,深入到各小区群众中广泛宣传防控新冠病毒的政策措施,做到了家喻户晓,有效提高了居民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并全力摸排辖区内外来返如人员,密切接触者等情况,建立台账,第一时间上报。每天排查大量的外来人员数据,协调核酸检测,管控涉疫人员,加班到深夜已是常态。对于居家隔离人员,他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询问他们的生活需求并给与关怀,让隔离群众感受到温暖。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义无反顾扛起这份责任,舍小家为大家,用爱筑牢防控阵地,用平凡的坚守和奉献,凝聚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力量。他们同心同行,挥洒汗水,播种希望,用担当和坚守书写爱与奉献。

2022年抗疫最美家庭主要事迹篇3

刘__、金__家庭

新冠疫情肆虐已经第三个年头,疫情仍在蔓延,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无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他们不计得失、无畏风险。如东县人民医院院感科刘__就是其中一个,丈夫和妻子,医生和护士,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舍小家为大家,夫妻同心抗疫的故事,他们是夫妻,亦是战友,二人同心协力战斗在抗疫一线。

武汉疫情刚刚发生,刘__第一时间写了请战书,因为刚做甲状腺手术不久未能获批,但她心系援鄂一线战友,每天保持联系,无论深夜还是清晨,随时为他们解答疑惑。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全县新冠疫情定点收治医院的院感专职人员,她主动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休息,奔波在各个部门,分类别、分批次组织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制定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先后拍摄三个版本穿脱防护用品视频,供全县及全院医务人员观摩学习,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医疗场所的清洁消毒质量、穿脱防护用品、手卫生是应对此次重大疫情的关键环节。她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保洁员们进行了一对一培训与演练。由于保洁员们年龄整体偏大,听不懂专用术语,她就用方言反复强调,对有些细节还是记不住,她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演练,直到他们熟练掌握为止,一场场培训下来,嗓子沙哑了,腿也站肿了,但她毫无怨言。

近期,新冠奥密克戎病毒在全国多点散发,省内部分城市也未能幸免。鉴于她的优异表现,被省院感质控中心抽调支援连云港,接到通知那天,她父亲因为木村病伴高热39℃需要住院治疗,她匆忙为父亲办理了住院手续,和丈夫简单交待后,立即收拾行李独自乘动车赶赴连云港。根据安排,她负责督查连云港全市120多个隔离点疫情防控工作。隔离点散在分布,最远距离驻地超过3小时车程,为保证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出发前都尽量避免喝水,长时间坐车也使颈椎病复发,引起颈腰椎不适,这样的经历让她深深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连云港疫情趋缓后她又将转战南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努力着。

她的公公是一名工作40多年的乡村医生,同样也参加了乡村卡口值班、负责居家人员健康管理、信息收集上报等一线工作,每一件他都认真仔细完成,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刘__家庭是千千万万基层医务人员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默默奉献、辛苦耕耘,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他们只想为早日控制疫情奉献一份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一名普通医务人员家庭在国家面对困难时应有担当!

2022年抗疫最美家庭主要事迹篇4

上阵“夫妻档”,“逆行”一直在路上

“你还没休息两天,就又要去了支援了吗?”“特殊时期,大家都忙不开了,只愿早日‘春暖花开’。”15日,如东县人民医院药剂科药剂师沈诚接到了驰援苏州的紧急任务,而5日她才刚过结束支援南通疫情防控的任务。

在苏州吴中区的核酸采集点,沈诚主要负责核酸采样,每天早上4点起床,忙到下午一点半才能返回休息。到苏州的第一天由于工作量大,还未完全适应,她牙龈就肿了,淋巴结还发了炎,同事劝她休息一下,沈诚说:“来这就是战斗的,家里留守的同事全民核酸检测3点就起床战斗了,我这点小毛病算啥!”吃完消炎药第二天继续投入防疫工作。

沈诚的丈夫魏笑是如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政治教导员,妻子连日的奔波让魏笑既担心又心疼,然而他的脚步也一刻停不下来,每天奔波在外防输入一线,研究制定符合执勤队勤务特点AB岗、配合地方防疫部门做好数据推送、督促检查勤务现场每日消杀、结合疫情开展业务练兵……只要同事们需要,他随时都在,只要工作需要,他随时在岗。

“我跟妻子在不同的地方努力,希望各地能早日恢复正常运转。”魏笑说,对于他俩来说,这个春天有点特殊。

“同城”抗疫情,纵然“咫尺”却难见

如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副队长叶长文和妻子金甜甜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已经半个多月没见面了。

叶长文参与专班勤务,一个工作周期就是21天。刚结束隔离的他,因机关警力紧张,又投入到站指挥中心轮值工作中,每天忙于视频巡查、后台研判、各类数据汇总上报。“指挥中心就是我们勤务的中枢神经,上传下达全在这里,疫情下,一定要守住外防输入的‘最前防线’,我们责任重大!”叶长文讲道。

“4月我俩就没见几面”,金甜甜是如东县中医院预防保健科医生,尽管自己的防疫任务也很重,却十分牵挂丈夫,“他挺辛苦的,难得回趟家,脑子里也都是工作的事。”

国内疫情形势变化以来,金甜甜已经连续1个多月没有周末了,4月初支援南通,返回后又参与如东县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任务一个接一个。尽管很累,但金甜甜却认为身为医务工作者,自己有责任奔赴一线、支援防疫。

再过几天,就是他们的孩子生日。因为两人抗疫任务繁重,他们将孩子送回老家,金甜甜希望疫情尽快得到控制,一家人能够热热闹闹地为孩子庆祝生日。

2022年抗疫最美家庭主要事迹篇5

杨__、张__家庭

在双甸镇中心卫生院有这样一对医护家庭,丈夫杨__,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妻子张__,外科护士长,主管护师。面对此次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夫妻二人主动放弃休息,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杨__作为科主任,积极参与医院新冠疫情知识培训、预检分诊、核酸采样等疫情防控工作。当接到全民核酸采样任务后,他都主动请缨到双甸镇居民最多的星光居委会参加采样工作。他说:“哪里人多我就去哪里,我身强力壮,多干一点是一点!”近期,由于医院抽调其他内科医生参加疫情防控对外支援,科内人员减少,他连续加班更成为家常便饭。

张__作为外科护士长更是女中豪杰,她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护士长,她带领的外科护理团队多次被评为优秀团队。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她积极参与医院的预检分诊、核酸采样、指导科内人员规范穿脱防护服、正确配比消毒液与环境物表消毒、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处理等,并主动要求参加双甸镇集中隔离观察点工作,按规定对隔离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核酸采样、健康状况询问,并进行登记,一轮值班下来,卸下防护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服身上已经湿透,但她始终无怨无悔。

还在上小学的女儿虽然天天盼着爸爸妈妈早点回来陪她,但她懂事的说:“爸爸妈妈辛苦啦,长大了我也要学医去打怪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这对白衣天使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彰显着他们的责任与担当!

2022年抗疫最美家庭主要事迹篇6

曹__、丁__家庭

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无数人站出来,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我们家也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发光源。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医院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参加全民核酸、疫苗接种等重点工作。此次,我被安排至县隔离点担任点位长,在驻点工作中,负责每天各种工作安排、医学观察、消杀管控、信息联络、后勤保障,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忙的时候工作餐都吃不上,安稳的睡一觉更是奢望。

我的妻子在南通开发区新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她负责单位及封控小区采样工作,有时候上门采样结束,又被派到兄弟单位进行支援,一去就是好多天,每天都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从不说一句怨言。

我的父亲今年57岁,是新店镇双虹桥村村委委员,从事农村工作近30年,疫情发生以来,按照防疫工作网格化管理要求,负责村里的三个网格,多次对网格内200多户进行拉网式排查,卡口值班、宣传防控知识、组织疫苗接种宣传、并对外来返村人员进行调查上报,虽然他们的队伍里有志愿者,有网格员,但是他作为一名老党员,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年纪大了而退出这条战线,他和那些年轻人一样一起奋战着,很长一段时间,我回到家中都见不到我父亲的身影。

2022年抗疫最美家庭主要事迹篇7

柳__、杨__家庭

柳__,预备党员,如东县双甸镇中心卫生院护士总长,丈夫杨__,党员,系该单位检验科主任。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之后,柳__和丈夫以坚定的政治站位、崇高的理想信念、勇敢担当的精神,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首代表千万基层医务人员“抗疫情,筑安康”的战斗之歌。

作为新上任的双甸镇中心卫生院护理部年轻的负责人,除了要处理日常工作,加强护士三基考核培训,还要协助感控科进行防护用品穿脱培训。大年初二晚上,柳__接到一百多人要上门核酸采样的紧急通知,她第一个到达现场并担任现场指挥。战场练就担当,她勇挑重担,医院到处可以看见她的身影,预检分诊处、核酸采集点……最近,又接到上级通知,需要支援高速卡口核酸检测工作,在卡口奋战整整16小时后,导致腰伤复发。

杨__作为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又是检验科负责人,当接到支援临检中心的任务时,他第一个主动请缨,但考虑科室安排,院领导安排年轻成员先顶上,他作为后方留守,支援任务繁重,科室成员被连续抽调,仅剩他一人连续奋战72小时。

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光芒,阴霾终将散去,他们跟儿子约定好,待疫情过后,一起踏春远游!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