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结束了4天的访华。相较于其他美国官员的访华画风,无论是“看彩虹”还是“吃中餐”,耶伦的表现正常不少。但真正的考验,还要从耶伦回国后开始。
7月8日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会见美财长耶伦。有美媒对耶伦在现场鞠躬不满。《纽约邮报》援引一美国前官员话称,耶伦此举被视为“美国软弱”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珍妮特·耶伦在美国政坛一直遭到排挤,进退维谷。耶伦被称为“华盛顿对华最后的鸽派”。报道称,她在过去两年缓和了华盛顿部分反华政策,但从目前的状况看来,耶伦的意见始终难以影响华盛顿的主流意见。
上个月,在经历多轮谈判后,民主共和两党达成暂缓债务上限生效的共识。尽管共识达成,但一直以来各方的分歧并没有解决。
美国媒体披露,与拜登关系密切的白宫官员希望将债务危机的责任归咎于共和党人,他们认为是前任政府抗疫不力并率先开启财政刺激,这才引发了债务危机。
但是耶伦并不倾向于界定是谁的责任,她关注的是解决问题,所以,耶伦总是向两党共同发出警告。这样的做法,自然引发了民主党人的不满,这也影响了耶伦在美国决策层的地位。
在《政客》的报道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白宫选择绕过耶伦,让商务部长雷蒙多处理债务问题,而这“百分之百是财政部”的事情。这篇报道还提到,耶伦在税收政策、财政官员任命等财政部通常推动决策的关键领域经常被忽视,或是被白宫否决。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9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结此次访华之旅。她表示,自己这几日与中方高层官员的会晤是“直接的且富有成效”,有助于稳定两国关系,同时她再次重申,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报道称,耶伦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访华目的是建立和深化与中方新一届经济团队的关系,减少误解风险,并为未来两国在气候变化、债务危机等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
对于耶伦访华双方具体情况,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应是国与国相处的基本之道、正确之道。希望美方秉持理性务实态度,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将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早日重回正轨。在两国经济和全球共同挑战方面。
来源:热点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