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诞生以来已经度过了25万年,在这25万年的时间里,人类对地球进行了大幅度的开采。通过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地球目前已经伤痕累累,并不断地向人们发出警钟。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全球各地遭受的反常天气状况,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近年来全球各地异常天气状况不断,就拿我国来说,在今年夏天河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强降水冲垮了无数人民的家园,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同样是在今年夏天,发生了一件极为离谱的事情。
一、塔克拉玛干沙漠遭洪水灾难
塔克拉玛干沙漠有300公里的面积竟然被洪水淹没,众所周知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周边,由于地处内陆,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下,降水本就稀少。更何况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理位置特殊,四周均被高山阻挡,在高山的阻挡作用下,原本能够到达的暖湿气流被挡在门外,更是加剧了沙漠地区的干旱。但就在今年夏天,塔克拉玛干沙漠却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洪水蔓延覆盖了300多公里。
二、山段强降水
根据相关专家的调查研究发现,塔克拉玛干沙漠今年所遭遇的洪涝灾害,其实是由于天山山脉的迪娜尔山段在今年遭受了强降水。连续不断的降水加速了冰川的溶解,由于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多余的水分全部汇集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当中,这也是洪水的主要来源。
三、沙漠不吸水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都会有同样一个疑问,沙漠里全是沙,那么为什么洪水不会下渗而会在地表汇聚形成大面积的湖泊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沙漠中的沙子和我们平常所见到海边的沙子是有所不同的。
沙漠中由于降水稀少、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因此地下水分会被带到地表蒸发,在蒸发的过程当中,水中所含的盐分以及矿物质在地表凝结。由于盐碱地密度大,容易结板,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沙漠即使被沙子充斥,也不会像沙滩那般柔软。因此水分难以下渗,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只能聚集在表面,产生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洪涝灾害。
四、沙漠能变成绿洲吗?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遭受洪水之后,地表水分充足。在这时一定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在这种情况下,沙漠会不会变成绿洲呢?毕竟水分充足,植物也能够充分生长。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专家已经给出了相关解释。塔克拉玛干并不会因为此次的洪涝灾害就生成绿洲,反而会加剧绿洲植物的缺少。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首先偶发的沙漠洪水很快就会被蒸发掉,同时洪水在蒸发掉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盐,加剧了地区的盐碱化,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并且过强的洪涝灾害冲散了植物的种子,让植物不能在适合的地区生长,同时长期的浸水,让一些种子失去生长能力,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地区更加雪上加霜。
结语:塔克拉玛干沙漠反常的洪水灾害,似乎是地球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警告。如果人类在继续过度的破坏地球,破坏生态。所带来的后果将会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目前我们所经历的各种气象灾害,其实更像是地球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世界很多工厂停工,人们闭门不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地球的环境就得到了极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