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令狐卿
石家庄要打造中国摇滚之都,听着是不是有点魔幻?
这事千真万确。7月13日,石家庄市政府官方公众号发文称,今年7月至10月,石家庄将举办“Rock Home Town”——中国摇滚之城音乐演出季。
石家庄希望通过举办系列大型摇滚音乐会,培厚摇滚音乐土壤,塑造本土摇滚音乐品牌,营造摇滚之城浓厚氛围,“提升石家庄的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
存在感比较低的石家庄终于不想低调了,它要唱响“摇滚之城”这个品牌,走的就是“摇滚搭台、文旅唱戏”的路子。
只不过因为摇滚乐是个文化产品,是节庆经济的所谓“文化抓手”,比烧烤这类吃喝看上去要文艺一些。
可要是再仔细看,石家庄摇滚与淄博烧烤都一样,都是要找出地方特色,趟一趟流量经济的红利。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在淄博烧烤红火的时候,许多城市前往取经,但学习的队伍中似乎没有石家庄。对石家庄借鉴网红城市淄博烧烤的经验,来确立最新的城市定位,网友们有赞有弹。
冷嘲热讽的人说,淄博烧烤都冷清了,可见主打流量经济,也会让石家庄摇滚走不远。另有意见认为,石家庄搞摇滚招牌,别急着冷嘲热讽,不妨先乐见其成。
确实,根据最新的报道,淄博烧烤在五一后达到流量经济的顶峰,过后一路下滑,到了6月中下旬基本上红火劲就过去了,大量趁势而上的烧烤店纷纷转让,临时投入的资金难以收回,小商家叫苦不迭。
淄博烧烤红得快,火热消费的场面消退得也快,石家庄想要靠摇滚刺激消费,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尴尬。
但淄博烧烤令这个小地方“一战成名”,也提供了比烧烤更内在的经验,那就是政府在刺激消费的过程中优化自身的服务角色,以谦卑的行政作为,将消费者摆在中心位置,净化市场的诚实经营,创造一个买卖公平、消费舒心的市场小环境。
不管是大众化的烧烤,还是看似小众的摇滚乐,其实都是年轻人在撑场子,他们的消费特点、消费场景,都需要一个干净有序的市场来托底。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石家庄借鉴淄博行政方面的自省自强,借打造“摇滚之城”的机会,好好改善下市场环境,把摇滚做成淄博烧烤那样的“流行单品”,还是有戏的。
为了充实“摇滚之城”的举措,石家庄计划开通“摇滚地铁”和“摇滚巴士”,不定期地让摇滚音乐人到巴士上免费演出,并且打开审批等方便之门,让音乐会走进城市的演出空间和旅游景点。
这些设想都很好,比淄博烧烤更没有污染,若能真的调动起国内摇滚乐演出市场,也算是功德一件。
从淄博烧烤的盛衰可知,流量经济的周期很短,哪怕行政托举得很辛苦、很用心,也无法改变周期律。换言之,石家庄摇滚从政府宣布“着力打造”的那刻起,就笼罩在流量经济周期律的阴影下。
石家庄无法完全复制淄博烧烤的经验教训,但也要打破周期诅咒,只能祝愿石家庄好运。
当然,许多人不看好石家庄摇滚的前景,因为他们认为摇滚是艺术品,不是消费品,而一旦将摇滚作为消费品去计划、部署、刺激,就会走向堕落。
摇滚作为音乐门类,确实带着反叛的精神色彩,如何在消费品与艺术品之间取得平衡,石家庄邀请一些摇滚界人士担任操盘手,似乎对摇滚精神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并不忌讳。
总之,不管音乐界对国内摇滚乐如何批判,但石家庄在官方层面上立项,以实验精神来支持摇滚演出的规模化与常态化,将眼下流行的露天音乐节,与室内独立演出空间结合起来,哪怕最终的目的是扩大对摇滚音乐的消费,也仍然值得期待。
毕竟腐蚀摇滚自由精神的不是金钱,哪怕石家庄做不成摇滚之城,不是也没受害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