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省直机关”微信群现不雅信息,应尽快拨开“中毒盗号”疑云

   日期:2023-07-17 16:22:31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7    评论:0    

原标题:“省直机关”微信群现不雅信息,应尽快拨开“中毒盗号”疑云

又见微信群发不雅信息?7月15日上午,一张微信聊天截图在网上热传。截图显示,晚上10点07分,一备注名为“省政府办公厅”的人员在微信群内连发3条不雅信息:“你老公出门了吗”“等下我去你家”“穿丝袜等我”。随后,群里另外一名网友提醒该网友,“发错了地方了吧”。

网传微信截图

7月1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直属机关纪委回应称,7月15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属机关服务中心职工胡某某向其处室分管负责人报告,称其微信号被人盗用。目前,胡某某已报警,公安部门正在调查。

公职人员或者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公众关注和热议的敏感话题,事件一经报道,便迅速在舆论场发酵,各种传闻和猜测持续升温。面对“嗷嗷待哺”的围观群众,事件真相却显得“扑朔迷离”。此前,据南国早报报道,相关人员称“该微信群7月14日晚遭遇病毒入侵,从而导致群里出现不雅信息”。但“病毒说”很快遭到质疑,据九派新闻报道,网络安全专家表示,制造病毒是有成本的,很少是为了纯粹的恶作剧目的,在该事件中制造病毒只为发布几条文字信息的可能性不大,在逻辑上讲不通。

很快,相关方又否认了“病毒说”,称“并未提及微信群遭‘病毒入侵’等信息” 。如今官方通报又称其“被盗号”,一时间众说纷纭,真相到底如何,“吃瓜群众”可谓云里雾里。

如今,人们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微信群聊,“发错群”现象并不少见,此前,也有媒体报道过类似微信群发不雅信息的新闻,这也就难怪网友有此联想。其实,人们对此类“花边新闻”的关注,背后指向的公职人员或领导干部的私德作风问题。而公职人员或领导干部私德作风问题并非小事,背后往往还牵扯到履职规范、权力滥用等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公职人员的整体形象以及政府形象。因此,公职人员或领导干部的私德作风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相关调查不容马虎。

目前,此事已在网络发酵,到底是“被盗号”还是“发错群”,真相不该如此一波三折。官方应尽快查明真相,以权威信息廓清疑云,回应公众关切。如果真是“被盗号”或是“遭人陷害”,就要尽快还当事人一个清白;如有真有违反纪律的情况,也要严肃处理,以正视听。只有这样,才能为沸沸扬扬的舆论场降降温,避免事件持续发酵。

上游新闻评论员 龙春晖

编辑:康磊

责编:李洋

审核:陈旭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