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君
“我想告诉你的是,世界科技现在马上要进入持续30年的大发展周期,我们赶上了。”《大周期:不确定时代的确定性生存法则》一书传递了一种观点——世界发展自有规律,经济运行亦有周期。所谓“小成靠勤奋,大成靠周期”,说的就是要顺时应势,在经济周期中寻找成功的机会。
《大周期》这本书,由众多著名的经济学家、财经作家合著而成,有的挖掘经济周期的深层逻辑,有的分析行业发展进程,也有的站在企业角度探索如何穿越周期实现基业长青。按照书中所述,支配经济社会运行的周期有很多,常见的就有“康波”周期律、熊彼特周期律、不平等周期律、组织兴衰律等。尤其是,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王煜全对科技周期的判断,让人印象深刻。
在经济学界的长周期理论中,主导经济兴衰律的是技术创新。每次革命性的科技出现,都会带来人类经济活动的长周期演变,长周期是最具决定性的,是趋势所在。按照书中分析,自工业时代以来,世界大约经历了四轮由革命性技术突破带来的经济周期。目前这轮经济周期以信息产业为主导,兴于美国硅谷的技术创新浪潮,广泛波及全球各大经济体,尤其是中国。
据本书判断,中国正处于数字革命的转折点,在未来数字革命带来的科技周期中,以中国为代表的经济体有可能进入一个黄金增长期。要在不确定时代寻找确定性生存法则,就要洞察周期律,就需要观念的更新、方法的变革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河南近年来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重建重振省科学院,重塑重构省实验室体系,重建省医学科学院,建设“中原农谷”、中原科技城,全力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建立稳预期、长周期的科技创新财政投入机制……
从我国对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以及河南这两年的战略布局和政策倾斜,再结合本书论述,便可发现一个愈加清晰的战略取向——力图以创新驱动发展,以高密度、高强度的科技创新,开启一个全新的增长周期,通过把握科技周期,创造充满希望的未来。
河南为什么要矢志不渝地推进科技创新,不遗余力地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就是为了拿到下一个增长周期的入场券。说创新驱动发展是“华山一条道”,恰如其分。否则,不能在新发展格局中“入局”,就会在新的科技周期中“出局”。这也是《大周期》这本书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