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四川成都双流区耕地复垦中“移栽挂穗玉米”,应付式解决耕地“非农化”的问题。这起通报,再次明确耕地复垦不能做表面文章、耍“花拳绣腿”、搞形式主义(澎湃新闻7月19日)。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如今全球粮食危机逐步愈演愈烈,粮食问题在现在看来变得十分重要。自然资源部也出台了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复垦复耕政策,但层层落实到农民的土地后,是否能完全的实施呢。
违背自然规律发号施令,是对整个农业的不尊重。为了解决耕地没有加以利用的问题,某些工作人员竟然直接从别的耕地移栽农作物,可谓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一夜长出成熟粮。”此类在农业问题上的形式主义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强行推到挂果果树,在陡峭的高山上建高标准农田,形式主义应当休矣!这些做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给当地的农民和经济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损害了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对待农村和农民的态度更加实际和谨慎,不能简单地搞形式主义,更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折腾农民。
整治农业生产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刻不容缓。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去年以来,更是积极推动耕地保护考核和粮食安全考核“合二为一”,明确对突破耕地红线等重大问题实行“一票否决”,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评价、政绩考核、审计问责等重要参考……这些措施导向明确、对症下药,接下来,加快出台配套制度,推动考核办法尽快落地实施,加强监督,切实把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终身追责要求落实到位,个别地方个别干部弄虚作假、搞“移栽挂穗玉米”式形式主义的冲动必定会得到有效遏制,也必将有更多良田回归粮田。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多到基层、多接地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切实减轻基层迎评送检、填表报数、过度留痕等负担,推动基层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发展、抓治理和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上。实干兴乡,空谈误农。让形式主义远离田间地头,官僚主义绝迹乡村院落,才能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步伐。